2007-08-12

為誰辛苦位誰忙

這次活動由柳、施兩位教育工作講述父母關愛子女的故事與理論。柳老師的說明除了自己的寶貴經驗,還參考眾多書籍。她特別指出三本書值得大家閱讀:談自閉症的《大手牽小手》,多元智力的《因材施教》,打破家庭教育迷思的《教養的迷思》。施老師以投影片簡介莎拉.布萊弗.赫迪(Sarah Blaffer Hrdy)《母性》一書。雖然討論的時間有限,但與會者的表情似乎道出滿載而歸的訊息。以下是柳老師的大綱及博客來網路書店《母性》的介紹。

樂享親子生涯 96.08.11
  當我們在欣賞親職生涯中的每一天時,千萬要牢記將眼光放遠,這有助於讓親職生涯的各個階段在平和中度過。我們的人我關係,正如生命本身,都非靜止不動的;然而我們卻將自己的大半生命浪費在要求維持現狀上。親職生涯教導我們彈性的必要,放棄控制權的重要性。

a. 父母應該是要享受為人父母的樂趣,假如你並沒有享受到這個樂趣,或許你太努力、做的太過頭了~[教養的迷思 商周]
b. 住在風氣良好的社區裡、給予孩子一個溫馨的家庭、在他需要你的時候及時出現  一切順其自然,就是你給孩子最好的禮物、也盡到做父母的責任了。
c. 一位敏感的母親,往往能從嬰兒本身的觀點來看事物。當她感受到幼兒的訊息後,能正確地闡釋,並適切的做反應。而非敏感型的母親則往往照本身的情緒與意願,強加諸於小孩身上,而扭曲了幼兒的真正需求。所謂「愛」,不僅是對所愛的人產生溫馨、珍惜的感受而已,也必須加上雙方的共同快樂、相互了解,以及互作反應。~[母親的角色 遠流]
d. 人們眼中的好媽媽
1.女兒
孩子不是自己的領主,更不是自己的附庸,親子間是對等的關係。這種對等,並不是指相處態度,而是情感上的依歸。人人都是獨立的個體,不管你是為人子、為人妻、為人母,不同的角色,相同的是那份獨立性,我們當然需要在乎身邊的人、當然需要彼此相爱,但不代表我們應該失去自己。也許生命在不同階段,不同事物所佔的比重會隨之改變,但不管怎麼說,我們都必須留個位置給自己。
  另外,我不相信青春期的孩子,會有哪個人相信父母是自己朋友的這種鬼話,我也不覺得父母成為自己的朋友就會對自己比較好,如果所有人都是你的朋友,那家庭還有什麼功用?和父母間的相處模式、以及對父母的期待,本就和對朋友的不一樣,沒有人會對朋友耍賴、也沒有人會對朋友大發飆,雖然這樣說有些自私,但父母,尤其在青春期,的確扮演著一個釋放情緒的出口,失去了這個出口,我們會失衡的,不良少年的身邊,只有朋友,不是嗎?
  同時,多數父母會因孩子的語帶保留而失落,但一定的距離、一定的保留,是對彼此的一種寬容,知道太多,不一定是好的,再開明的父母也會放不下他角色中的那份牽掛。而且我們總該學習著自己獨立面對一些問題、學習著犯錯,這段輕狂,是上天給我們的禮物,也只有這段時間,我們可以沒有顧慮的犯錯,也可以從這些錯誤中,學會一些生命想教導我們的課題。
  還有我覺得父母不需要完美,讓孩子明白"不完美是生命的常態"是很重要的,我們必須要學習包容彼此的不完美,也要學習包容生命中所出現的一切不完美,更要知道,這些不完美、這些缺憾,也是另一種美好,只是自己當下看不到。不過不完美的父母,要試著控制自己的脾氣,不能說反正人非聖賢,就隨隨便便情緒失控(老媽我不是在說你,別對號入座),自身的穩定性,也會影響到孩子的穩定性,更會影響孩子對這個世界的認識,若他覺得"世界上的人都像我爸媽一樣可怕",他何來的安全感可言,而對這世界的一切何來的信任可言?
  談到信任,父母要學著信任孩子,其實這也牽涉到一個課題,叫做"適時的放手"。我明白父母是因為擔心,害怕他們會失敗受傷,但你為什麼要怕他們失敗?如果你相信他的能力,他為什麼沒有成功的可能?就算他真的失敗了,只是代表他要更努力,失敗不是絕望,只是現在還沒有達到自己的理想罷了,生命這麼長,為什麼要急著讓他成功?只要相信他、相信他的每一個決定,就算他繞了一大圈、就算他很辛苦,但他總會走出屬於自己的未來。那會有人問,如果他到死仍是窮愁潦倒呢?然後呢?你覺得一個開開心心死掉的窮鬼,會比一個被名利所困的活人慘嗎?他畢竟是為自己而活了,儘管他的足跡不可取,但那是他自己的路,沒有人能取代的!
  更何況,陶淵明、吳敬梓、曹雪芹、蒲松齡、梵谷..有哪個人生前就功成名就了..
如果父母不懂得放手,孩子這一生充其量是為你而活,不是他自己,這樣是你們所希望的嗎?什麼才算是成功的教育,讓孩子為自己的生命負責,就是成功的教育。
2.兒子
好媽媽要具備經濟獨立的能力,生活以孩子為重心,最好要善於烹飪;最重要的身教是和孩子一起讀書、成長,而且對孩子的教養宜適時的處罰處罰或獨立(不相信孩子是父母最不好的表現。)
3.孩子的爹:充分的信任,讓孩子學習自我要求、自我肯定。
4.家母: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會影響孩子的一輩子。
5.大姐:營造家庭的向心力,讓家人相處和樂、孩子身體健康最重要。
6.二姐:好媽媽要陪伴孩子成長,提供足夠的安全感和健康生活,所以要具備相當的耐心    
    與毅力。
7.彭老師:好媽媽要成為孩子的朋友,讓孩子會主動找她討論事情or表達問題,(每位母
      親都要教導孩子,並協助孩子行善修福德,而不要寵愛或溺愛孩子,反而害了  
      他們。)
8.梁太太:好教練不一定很會打球,卻可以教出很會打球的選手。好媽媽是一個「掌舵」
     的角色。
9.自己:身為兩個高中生的母親,我對自己的角色充滿「???」!

e. 八階段父母角色的檢視與調整
前言
 雖然每個人都在學習如何做父母,但每個人其實也一直是個孩子。一旦生兒育女後,主要身分雖是為人父母,但也同時在重溫自己的童年時光。
~你的歷程是舉世皆然的,你的風格則是自己的~
1.公眾人物時期(從懷孕到生育)
  懷孕婦女在生理上所經歷的變化,是她成為聚集眾人目光的人物  週遭總會有人向將為人父母的孕婦提供建言、猜測孩子性別…。即將為人父者則成為「總管」,極像搖滾樂團的團長,必須盡全力保證演出過程一路順暢,且多半樂於沐浴在「公眾人物」的舞台光芒中(注意力的中心、巨星級待遇都是「為了寶寶的緣故」)
~成為父母是唯一一個會完全顛覆生命的經驗,包括你的自我形象、他人對你
的認知、你在家中的角色等(自己原先的既定計畫永遠不再是絕對的第一優先)~
2.海綿時期(孩子的嬰兒期)
  寶寶的出生為父母帶來喜悅和滿足,更帶來生活作息的束縛及自我認同的衝突。新手父母常為了寶寶的各種狀況,全然吸收孩子的需求,而不得不將自己扭絞成一團。
~此階段令人覺得無聊且耗費心力or很恐怖且讓人
筋疲力盡or很珍貴且時時都有奇蹟or以上皆是~
3.家庭管理員時期(孩子的學習期至學齡前)
  當孩子開始站立走動並主動探索世界,在安全與獨立之間,父母受到嚴厲的挑戰:幫助孩子學習社交技巧、克服自己患得患失的心態、負責處理好家庭事務。
~西方俗諺:「孩子生命的頭兩年,我們把時間都花在教他們走路、
講話,而在剩餘的一生中,我們則試圖要他們坐下來並閉上嘴!」~
4.旅行規劃員時期(孩子的小學歲月)
  孩子正式進入學校學習各種新奇的活動,途中會遇到各式各樣的人物  老師、校長、同學,他們都是孩子世界的一部分,而不是父母的。父母在協助孩子參與活動的過程中,創造孩子的童年並重溫了自己的童年。
5.火山居民時期(孩子的青春期)
  青春期的孩子因荷爾蒙的變化極生理的成熟,伴隨喜怒無常、奇裝異服、反抗權威…,使父母猶如處在火山邊緣。此時如何在抗拒之間取得平衡,是親子和平共處的關鍵。
  父母的衝擊:
   <1>害怕失敗:受到孩子的排斥、拒絕,讓父母感到焦慮而自我譴責、自我懷疑(在   
         孩子踏入社會之前無法將孩子塑造完成)
<2>闔上童年扉頁:為孩子的童年作一個最忠實的評價,以回顧的心態度過這個似    
           乎遙遙無期的階段  當孩子如此奮力要追求獨立、要自給自  
           足,但同時內心深處卻又如此渴望得到父母的保證:只要孩子
           需要父母的時候,他們必會在場作陪。
<3>夢魘重現:有駕照的再生學步兒,孩子迫不及待要獨立(父母也逐步進入中年
          危機)
6.家庭重塑時期(孩子剛成年的時期)
  當孩子離家,上大學、結婚、在外地工作,迫使父母不得不重塑「空巢的」家庭。父母應藉著子女的缺席,為自己的心靈重新上色,並重塑自我認同及親密關係。
7.功成身退時期(孩子的中年歲月)
  孩子已長大成人,現在正是品嘗先前辛勤付出所結的美果的時候,你是否經由當祖父母而重生?你要如何為老年下定義?你要如何回應自由的呼喚?全是此階段的重要課題。
8.搶籃板球時期(孩子的老年歲月)
  在生命最後的一段旅程,年邁的父母希望自己享有榮耀與尊崇,並保有在這個家族中領導的地位,欣然接受父母和孩子的角色互換,是做個智慧長者的必要課程。

在你閱讀親職生涯的各個階段之際,不妨捫心自問:我希望和我的家人保有何種關係?我希望我的親職生涯的第一章、目前這章、下一章和最後一章要怎麼寫?知道明日此時,今日將成過往,我要如何讓今日過得特別?我希望我的生命之書如何結尾?我希望留下什麼遺產?我希望我的孩子會對她的孩子怎麼說我?

母性 Mother Nature:A History of Mothers, Infants, and Natural Selectiontop
本書重新評估演化論相關辯論中的重要假設,堪稱先驅之作。赫迪細述雌性的擇偶及育兒策略如何影響演化,將科學領域中一些地位最牢固的理論推翻。本書堪為達爾文《物種起源》之最佳閱讀指南,趣味無窮,處處流露當代最傑出的靈長類學家之一畢生的無畏探索與縝密思想。 --法蘭克蘇洛威(Frank Sulloway),《生而叛逆》(Born to Rebel)作者
  女人生來就具備母性本能嗎?母親出於本能而愛護子女,是東西方文化一向崇尚的理想,甚至科學界也普遍贊同,如今卻越來越受爭議。本書以全新的視野觀察母親的行為,並探討這新的理解角度如何改變科學家對人類演化的思考。
  莎拉.布萊弗.赫迪教授援引人類學、史學、文學、發展心理學、動物行為學等多方面的知識,從「生物」與「遺傳」兩個不同的層面檢視母性本能。她剔除傳統刻板印象中對女性本質隱含的偏見,從不同於以往的角度來看母親的矛盾情緒、母職與人生大志之間的關聯、母愛與性愛的關聯,以及嬰兒的需求影響等。赫迪教授也解釋兩性長久以來關係緊繃的原因,這種緊繃又如何表現在現今社會控制女性生殖抉擇的意圖上。
  人類以外靈長類的殺嬰行為是作者研究女性天性的起點,三十多年來她橫跨七個國家埋首工作,就是想更深入理解人類的親職心態,這當然與她為人母親又身兼教職的親身經驗有關,而本書正是最佳的成果展現。作者從歷史與演化的觀點闡述做母親的意義,打開我們未曾察覺的眼界,必將改變我們對於人類發展及人類行為的認知。
作者簡介  莎拉.布萊弗.赫迪(Sarah Blaffer Hrdy)一九六九年畢業於萊德克里夫學院(Radcliffe College),畢業論文是探討心理適應如何、且為何影響人類創造幻想的妖魔。這篇論文後來出版,書名為《奇納坎坦的黑人:一個中美洲傳說》(The Black-man of Zinacantan: A Central American Legend)。  赫迪是科班出身的人類學家,轉而對靈長目動物的社會學產生興趣。為了研究一種猴類雄性的殺嬰行為,進入哈佛大學研究所,於一九七五年獲得博士學位,論文以《印度黑面長尾猴的兩性生殖策略》(The Langurs of Abu: Female and Male Strategies of Adaptation)為書名出版,成為第一部從社會學角度分析靈長目動物兩性對立的研究。  多年來,赫迪發表作品甚多。《紐約時報》曾將她的《從未進化的女性》(The Woman That Never Evolved)列入一九八一年的重要書目。本書詳論雌性靈長目動物如何成為適應策略的主動者,有競爭性,而且在性的方面有自我主張。一九八四年間,她發表《殺嬰行為:比較的與進化的視角》(Infanticide: Comparative and Evolutionary Perspectives),獲選為當年的傑出學術著作。  她擔任「人類行為基金會」書籍系列主編多年,至今仍任職《美國靈長目動物學、演化人類學、人性期刊》(The American Journal of Primatology, Evolutionary Anthropology, and Human Nature)的編輯委員。她於一九九六年辭去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教職,與家人居住加州北部,從事棲地重建,並兼農作。  《母性》是赫迪一九九九年發表的鉅作,是她最暢銷的一本書,被《出版者周刊》(Publishres Weekly)及《圖書館期刊》(Library Journal)選為當年年度好書。

2007-08-09

聚會了﹗

本週六圓滿教育例會由柳仕晏老師引言,討論主題兩項:一、為誰辛苦?為誰忙?二、需要什麼樣的學校。前者談父母的關愛,後者省思當今學校有何功能。歡迎大家參與,釐清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問題。

2007-08-08

雜記

728摘要二
賈校長介紹帶領學生深入內心的方法:
每個人都必須瞭解自己,首先從「我是誰」的問題開始,教導學生往內挖寶。學生都有好奇心,有人對器物,如手錶、汽車、盒子等等;有人對動、植物,如昆蟲家畜、花草樹木。不過很少有人對大腦感興趣。這裡非指腦部器官,而是內部現象。我們應探索這個神秘盒子,獲取腦中埋藏的寶物。
其次讓學生明白認識自我的意義。會電腦的學生可以秀出或做出許多東西,同樣地我們的腦袋具備強大的功能,能做的事不可勝數,也裝了無窮的資訊——過去的經驗,甚至是整個世界。如果它一切完好,那個人就十分快樂;出了問題,如車子故障,人生陷入困境。
然後詢問學生:「快樂嗎?」「別人快樂嗎?」再擴大,「世界的情形如何?」真實的現況幾乎沒有人天天、時時快樂。有人因缺水或多水而不快樂,有人因戰火而悲傷。除了人類,還要想想其他生命。大陸的老鼠因水患喪失家園,不得已四處流竄,不但家破鼠亡,還要面對斷糧及補殺等種種災難。縱然一般動物,牠們的處境也好不到哪去。多數人接觸動物是在「大賣場」,這樣早已失去對動物整體印象,更別說對蟑螂、蜘蛛這類家居昆蟲的偏見。當牠們被殘害時,許多人不像看待貓狗般,具有同情心。最後請學生認真觀察及思維,世上的有情——人類和動物——到底有多少喜樂?

2007-08-07

圓滿教育雜記

728例會摘要一〈根據高明道老師的口譯〉

這次介紹賈校長的一部新作品Inside the Nest of Thoughts,中文名稱暫訂為《念頭的巢穴》,對象為教師與學生。從書名「巢穴」來看,意指念頭如同鳥類,有回歸的地方,但不能永遠待在裡頭,需振翅高飛,也就是最終我們要超越念頭。一開始要談的重點在於大家習以為常的主客二分觀點,但這種說法是否正確?一般人都會主張,想本身及想的對象是兩件不同的事情。然而這會不會只是一種錯覺?其實這些都是過程而已,如流水、浮雲變動不住。接著大家會認為,我不同於我的念頭,而念頭具體可「握」。當仔細分析,念頭難道不是過程嗎?它因我們相信才存在。就像杯弓蛇影的典故,錯覺裡的蛇實際未曾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