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8-22

2009.8.22.圓滿教育討論會活動內容摘要

(以下內容僅簡單摘錄活動內容重點,如有疏漏,敬請告知以便修正)

一.探討經驗與對外在世界的認知:

(一)高老師引言:

  我們所謂的「經驗」是什麼呢?
  我們透過感官接收外在刺激,轉化為電化學物質由神經系統傳遞,再由大腦轉譯,累積而形成我們對外在世界的認知。
  蟲鳴?樹枝搖曳?我們所認識的外在世界是否如我們想像客觀?
  請先思考:了解到這件事,本身是否重要呢?為什麼呢?

(二)關於對外在客觀世界的認知,各自分享看法:

蔡媽媽:偶爾我們會把事情弄錯,如果給我們自己保留一點空間,未來還有修正空間。

施老師:我們做決定時,有時動機是好的,有時動機不好,有時是隨隨便便做一個決定。到西湖國中學習圓滿教育,學會如何教導孩子對人事物保留一些空間,先審慎思考再做決定。除了對自己有幫助,也可以教導別人。

王老師:學習從每個人的角度看事情,比較不會以自己為標準,內心苦惱會較少。
(高老師:我們可以溝通,對一事可以產生新看法。但我提出的問題是,對這樣一個看法,有這樣一個看法,重不重要呢?)

林老師:因自己不是個會想很多的人,來到這裡,學會比較不會自私的從自我角度,而是會去觀察別人,比較會去思惟別人和自己看事情的角度,不同角度的人看事情的想法。如果讓小孩也學到,可以讓孩子學習與人溝通和合作的更好方式。
(高老師:總結來說,我們有這樣一個認知,不管對自己或他人也好,都會有幫助,因為較會讓自己體察到自己的主觀。)

王先生:自己是學生,覺得現在看書好難。生活的經驗主要在和母親溝通,是在生命範圍的較主要經驗。
(高老師:不管身分是什麼,都可以透過生活經驗來思考許多事。)

吳老師:近來八八水災事件,我們透過不同的媒體的導引與撿擇後呈現的訊息,常常是片面、不完整的,各有不同預設立場的,當我們各自認同不同立場的訊息,堅持自己是對的,結果造成彼此爭論。小朋友們也曾為了記人與被記,堅持己見而吵架,跟小朋友分享半金半銀雕像的故事,讓小朋友學習換成對方的立場看事情,會有不同的詮釋,就可能不會為不同看法而生氣。

鄭老師:自己是較笨的,若無法體會這樣的一個現象,自己很容易陷入看到什麼就相信什麼的困境,無法深入看清楚自己內心活動,無法體會別人想法,無法變得較慈悲。

(三)高老師針對大家分享提出整理:

  大家的討論中,出現了三個多出來的項目,可惜時間有限,無法針這些部分再一一深入剖析:
1.施老師提到了一個很不同的概念:「好與不好」。我們要談的「重要不重要」,是具有價值判斷的,但「好與不好」則是與道德有關的一個議題。
2.吳老師談到了「詮釋」一詞。我們看到牆、樹…等等,是否屬於詮釋?
3.鄭老師談到「笨蛋」,是有些情緒化的詞,不同於不聰明,當中含有自責的味道。

二.延伸討論如何傳達與分享上述重要概念:

(一)高老師引言:

  我們從討論中可以見到兩個態度:從個人來看,我們探討這件事,是重要的;另外一個,讓別人知道,這也是重要的。
  假設我們覺得這是重要的,我們可以跟別人分享,也是很好的。好東西我們不會私藏,好想法也是。如果可以對我們有幫助,使我們不容易激動,處理好自己的情緒,我們覺得這是好的,會想要傳達給他人。
  成年人不同於小朋友,不同的年齡層,當我們想要分享,應該要用不同的方式。我們可以怎麼做呢?大家可以看看自己比較常接觸那個層面的人,自己選一個年齡層,比較容易著手的,想一想,如何跟他們分享?
  以施老師身後掛了一幅字為例,從我們的經驗,我們不能說沒看到。根據我們的經驗,我們不懷疑它在,但從生理心理學來看,我們所見到已經是經過大腦的處理的訊息。不同年齡層的人,有自己的人生經驗,如何設計才比較容易做到傳達這件事?

(二)各自分享看法:

林老師:
  這就是我覺得在教學現場最使不上力的地方。遇到發生問題時,我會丟問題給他們,但困難處在於他們也常回答:不知道。
  與女兒討論是如何幫孩子處理問題,女兒說她們用繪本,藉由繪本故事去討論,幼稚園的孩子很純真,會同時聽到進而接納他人不同看法。藉此機會可以讓他們了解不同看法,得到緩和。
  國小較找不到時間談論這些事。學校行政業務上的說故事媽媽,有些故事可讓小朋友去思考許多事,但要在課堂上討論,因有課業進度壓力,是有困難的,除非課教完了。如果對象是大人,有些同事較熟,彼此建立信任關係,當我們拋出問題時,對方會思考,會受到我們影響。以大人來說,先從盲點、認知來討論,經過相長時間討論,才會有比較多的共鳴,這需要因緣際會和一些時間。

高老師:跟大人溝通比較容易,要傳達給小孩、要用什麼方法,就比較困難。

蔡媽媽:同學的女兒是獨生女,有許多行為問題。同學自己本身忙,仍常答應幫別人忙,多攬外務,卻忽略女兒,故女兒的不合理行為,也是可以為她找到合理理由。關於同學女兒的案例,該如何幫助她呢?

鄭老師:以另一個家長為例,要改變情況,往往需要先改變的是父母。試著看一下女兒在學校或其他地方,又是怎樣的表現,需要去了解一下,看一下家裡又是怎樣的情形。孩子個性不易與人分享,並不代表她本質就是如此。大人很多是擔心,而非關心。現今有許多焦點團體,在輔導時也會要求家長也一起來,有時家長改變了,問題也解決了。

施慧芬:會與孩子透過事件、故事或他人經驗,與孩子討論,讓大家了解每個人對事情的感覺、想法都不同。

吳老師:
  如同淑芬老師所說,我們平日有教學進度壓力,不易整節課進行相關活動。以小學生為對象,可利用幾分鐘的時間,在課程中融入一些小活動,幫助孩子注意到我們用各種感官認知到的事物,可能會與自我所想的不同。
  1.利用每天的學校午餐時間,讓小朋友觀察午餐的某一道菜,例如:青椒,觀察外形、顏色、氣味等客觀外在,並討論各自對該菜色的評價,了解會受到個人經驗與喜好的影響,食物好吃與否並不等同於食物本質。
  2.播放《影子藝術》影片,讓小朋友觀看,透過光的照射,用手可以變化出各種不同的造形,我們所看到的各種不同的形象,是透過個人想像所產生的,其實本質都只是影子。也可以用投影機照射物體,小朋友只看螢幕外形,猜猜看物體是什麼。
  3.搭配自然科水溶液單元,低、中、高年段學生都有相關課程,都可以進行。家庭中有小孩的,也可以作為親子同樂活動。準備各種果汁或飲料,先用眼睛觀察顏色,再聞氣味、嘗味道等,猜猜是什麼溶液。孩子可能可以憑藉感官獲得足夠判斷的訊息,也可能無法猜出。
  4.神祕箱:先用2~3個較常見的物體,例如:白板擦、筆,讓小孩子摸箱子裡的物品,猜猜看可能是什麼,先自己寫在紙上,再進行小組討論,並與全班分享,老師再揭曉,與大家討論。第二個階段,再換1樣較奇特的東西,較出乎意料之外的物品,讓小朋友體會到,透過我們的感官去認知外在物體,會藉助於過去經驗,所認識到的,和外在真實物體可能是不同的。

施慧芬:我們自出生就被教導這叫紅色、黑色、白色……,是否會影響我們對事物的認知?

高老師:這些到底如何稱呼沒有影響,但感官會有客觀的認知標準。但我們從小被教了不看不面對某些事物,例如:死亡,我們談的這些對我們來說是客觀存在的。

鄭老師:
  從認知科學的角度來看,這些經驗現象,不是一成不變的。人和牛有不同的色彩認知,有腦傷的人知覺也不同於一般人。現在支撐我們的桌子,是否是客觀的、一成不變的,值得思考。
  和大家分享女兒衝浪的經驗,女兒經歷的與想像中完全不同,她開始去挑戰自我的認知。
  人的情緒念頭就是波浪,有喜悅、憤怒、憂鬱……過去我們是去壓抑它,但大浪還是會過來。我們學會衝浪,站在浪頭,可順著力量達到平衡。也與女兒討論,我們每天是否都在衝浪,每天面對心裡的浪頭,看看是否可以駕御?
  另外,個人也關心教師素質,學習小團體的經驗。和老師們在一起,聽聽他們的想法,看是否有沒有辦法可以改善現狀。但老師們抱怨完了,往往會沒有動能,要在快消失動能時,燃起希望,看看可否一起發展一些方法改變。大家互相合作,建立自己安然自處的方法。建立制度,但也不要過於依賴。而建立外在制度,不如建立內在模式。

高老師:
  原本只是從單純的原點出發,或許因為大家痛苦經驗多,談到的很多。
  假設我們透過感官所認識到的,其實都是我們內心的東西。認知到這一點,是很重要的一環。我們必須自己釐清,才能與人分享。又要如何傳達出去呢?是否只能透過語言?應該有很多途徑。
  假設這是重要的,我們可以去構思,有機會時怎麼去傳達與分享。
  我們主觀的經驗,認為那是外在的;但從科學來說,不是這樣的,那會是很大的震撼。

施老師:
  蔡媽媽提到兒子與母相似,對另一個孩子是很大的傷害,母親缺少技巧,對外人好像很有親和力,但面對狀況多的孩子,看不到自己的眼神和感情,父母卻自以為很公平。
  或許媽媽覺得分享是好特質,但並未妥善傳遞學習方法,故孩子可能感到的不是教導,而是批評。
  有些孩子優勢能力也是禁不起考驗的,必須透過後天的培養,否則原本很好的能力,可能會受到負面的影響。
  很多媽媽有很多恐懼與憂慮,孩子有缺點,就想趕快要去教,但孩子的優點很少注意到。其實,孩子所有問題都展現在外面,反而較不用擔心,有些隱藏起來的,表面孝順表現良好的孩子,他們的問題比較令人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