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1-10

刺激與感覺摘要(柯定君)

情緒不會無緣無故產生,必有引發的刺激,人、事、物和一些其他內在的刺激也會引發情緒。感官的經驗和情緒產生反應,且這些反應又進一步快速地造成身體的各種變化。所以當我們右腦情緒化(比較負面的情緒)時,左腦會通知右腦稍微控制一下,這是腦的功能之一。如何控制情緒化,有時是需要學習的。

以下有三個幫助我們認知情緒的方法:
一、我現在有什麼情緒?
情緒管理的第一步就是察覺我們的情緒,並且接納我們的情緒,情緒沒有號壞之分,只要是我們真實的感受,我們就要學習智識且接受它,當我們認清自己的情緒,才有機會掌握情緒,也才能為自己的情緒負責。
二、我為什麼會有這種感覺?
我為什麼生氣?為什麼難過?找出原因我們才知道這樣的反應好嗎?找出因發情緒德原因,我們才能對症下藥。
三、如何有效處理情緒?
想想看有什麼方法來紓解自己的情緒,例如透過深呼吸、到郊外走走、或是大哭一場、找人聊聊、畫圖、等方式來宣洩一下。
身心障礙者,如智能障礙、腦性麻痺、脊隨損傷、自閉症、慢性精神病患、語言障礙、顏面損傷、植物人、失智症、多重障礙等等(有些有情緒障礙)。他們食、衣、住、行等之基本需求需要他人的協助及照顧;對情境中的狀況較無法理解,極重度者甚至對自己的名字也沒有反應;較不會正確表達自己的需要,經常用肢體動作來傳達自己的需求;自我控制力差,情緒激動時會有自傷的行為。無法運用以上三點來認知自己的情緒,是弱勢族群,都需要靠人的幫忙。
精神疾病者,主要的問題為思考、知覺、情感等多方面的障礙、與現實情境有明顯的脫節,嚴重影響其日常生活的功能。由於他們應付生活困擾的能力較低,情感上比較容易受到傷害,所以要及時的加以勸慰、開導以增加他的適應能力。

一般人就需要互助,何況這些因腦受傷所造成弱勢族群們,除了醫學上的治療、復建,我們多瞭解他們病因,可以知道他們和我們一樣,只是他們大腦的一部分受傷或生病了,所以更需要我們關懷。
除此之外,透過對腦的正面的刺激與感覺,慈悲是可以成就,但需要學習、練習、訓練。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