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9-09

96.09.08 活動記錄--華人性格研究

(取材自「華人性格研究」一書)

一、 何謂性格?性格特質?性格分類?

  文化是指所有人為的事,像藝術、法律、信仰、習俗及規則…等。
  性格主要是從文化情境發展出來的,但少部份受到遺傳的影響。不同的性格衡量項目,顯示性格包含行為、認知、感覺、態度、信仰及嗜好…等。
  性格特質可設定為「一個人對某些特定狀況的平常反應」,通常特質是由文化內的族群發生的。特質對形容、評估、講解及預測人們的行為是很有用的。
  性格態度是性格的分類,可用來形容有相同或類似特質的人。

二、 整體中國人的性格特質:

甲、主要特質:
1.自戀:
  愛面子以自我為中心,自以為是無法容忍批評,需要外界認同。經常嫉妒、批評別人、很少感激別人。
2.成就動機:
  追求權力、財富、功名、學位、社會地位、大眾的喝采,多半追求個人或家族利益、很少為了社會福祉,比較欠缺公益精神。
3.權威專制:
  墨守成規、服從、攻擊、憤世嫉俗、迷信、權威角色(例如父母、老師、政府官員)常常濫用權威。
4.內向:
  安靜、被動、不擅交際、拘謹的、謹慎的、僵化的、欠缺演說技巧、很少和陌生人交談、偏好獨立作業,比較不願意與他人合作。

乙、次要特質:
1保守 2有毅力 3依賴 4強勢 5有攻擊性 6情緒化 7雙面個性 8雙重標準 9勢利眼 
10既有優越感又有自卑感 11過度懲罰 12膚淺 13有使命感 14有正義感 15利他主義。

丙、核心特質:權威導向。權威可能有兩種意涵:
1有權位:代表他的某種職位、階級或地位,使他能夠決定他人應如何如何。
2是一位權威:意味著他的看法或見解,受人敬重。

三、 父母教養模式與子女性格

甲、中國父母「嚴」和「慈」主要的特徵:
1嚴:
  權威、嚴格、控制、禁止、干預、警告、管教、訓斥、命令、指揮、處罰、衝動、敵意、疏離、壞脾氣、自我中心、令人生畏。過度保護、情緒不穩、講大道理、對子女期望很高、拒絕或討厭子女、重視傳統美德(例如:孝順、禮貌、包容…)。
2慈:
  溫柔、關愛、親切、接納、保護、照顧、陪伴、平靜、幽默、民主、開放、理性、教導、溺愛、好脾氣、有耐心、不要求、沒期望、心地善良、犧牲奉獻、情緒穩定、和子女玩。以朋友態度對待子女、很少或從不責罵處罰子女、和子女關係親密。

乙、四種協同教養模式與子女性格特質。(見附件一)

四、 四種華人知識份子的個性類型。(見附件二)

五、 價值觀與性格:
  價值觀指的是個人或團體所喜好或偏好的導向,是一種「會影響在既有行動方式、手段和辦法中,做抉擇之傾向」的概念。價值觀反應了文化和性格。價值觀會和國家的發展交互影響。價值觀和性格息息相關。價值觀既是社會文化的表現,也是個人性格的表現。
  工具價值:指的是最期望的言行舉止方式。
  終極價值:指的是最終存在狀態。
  又可分為社會價值和個人價值。個人價值是以自我為中心或個人內在的價值,而社會價值是以社會為中心或人際之間的價值。
  1終極社會價值:
  和諧、不攻擊、受他人尊重、超越他人的成就、對社會有貢獻、面子(代表尊榮、身分、名譽、地位、權勢)、民主。
  2終極個人價值:
  安全、安全感(免於恐懼、焦慮、危險、懷疑等苦難)、名氣、財富、高社經地位、事業上的突破、自給自足、中庸、婚姻美滿、不離婚。
  3工具社會價值:
  謙虛、不自以為是、互利互惠、孝道、報答父母養育之恩、服從、謙恭有禮、慷慨、開朗、容忍、自制、遵守法規、清廉、榮譽、忠誠、愛國心、團結、正義感、誠懇、良心、利他、真情、遵從長輩或上司、偏好老么、子女的成功、兄姐要忍讓弟妹、重男輕女、當個賢妻良母、權威、權力、領導權、人際管道。
4工具個人價值:
  健康、自我保護、羞恥感、道德品行、教育、知識、學位或文憑、以科學或科技為職業、在大城市裡工作,物質財產、與配偶門當戶對、有兒子和孫子、資歷、勤勞、節儉、女人的美貌、男人的才華、女人的安靜、女人的溫柔、男人的剛強。
  性格不但是連續的,也時常在變化。由於性格特質有時反應價值觀,因此性格的轉變,或許也反應了個人或文化價值的轉變,一生中的任何時候,都可能產生 價值或性格特質的轉變。然而一般而言,25歲之後就不會大幅度的變革了。轉變的原因很多,可能是個人的(例如:健康狀況)、人際的(例如:婚姻)、教育的(例如:課業壓力)、職業的(例如:工作經驗)、智力的(例如:改變認知)政治的(例如:政治環境的改變)…等等。

96.09.08 活動記錄--米爾格蘭的「服從權威」實驗

史坦利‧米爾格蘭的「服從權威」實驗
(取材自「電醒世界的人」,遠流出版公司)

  史坦利‧米爾格蘭於1933年出生於美國紐約市。父母親是來自東歐的猶太移民。51歲就因心臟病過世。他是二十世紀最卓越的心理學家之一。米爾格蘭對於服從有興趣的根源,來自於他早年對猶太民族的認同,以及他下定決心要徹底了解大屠殺。二次世界大戰殘酷的暴行深深烙印在他的心靈深處,激勵他發展特殊的研究方法來探討檢驗它。他的「服從權威」實驗,呈現出人類行為令人不安的看法,一再顯示我們準備服從權威的強大力量,遠遠超乎我們的預期,強烈到足以讓我們違背自己的道德原則,單憑權威的力量就能迫使一個人去傷害另一個無辜的人。
  1961年5月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通過米爾格蘭的研究計畫經費,6月18日他隨即在報紙上刊登廣告徵求「研究記憶」的自願受試者,參加者可以獲得四美元外加五毛美金的車資。他並且建造一部假的電擊儀器,擬定實驗的實驗程序,撰寫並練習實驗過程的指導語和劇本,以及組成一個研究小組,預先測試部份的受試者。通過所有的實驗程序,直到全部有問題的步驟解決為止。最後,實驗室終於在8月7日正式開張。受試者的安排以每一小時為一單位,星期一到星期五從下午六點起至晚上十一點止。星期六和星期日則整天進行,受試者年齡分部在20-50歲之間,各種背景都有,不過都是男性。人們自願參加實驗有各式各樣的理由。
  米爾格蘭的研究助理,威廉斯(高中生物老師)扮演實驗者的角色,麥唐諾(會計師)擔任學習者的角色。他們不是專業演員,但經由不斷的演練,兩人都可以將自己的角色演得非常逼真。威廉斯向受試者介紹學習和懲罰的理論,實驗要研究什麼樣形式或不同對象施予的懲罰對孩童的學習,更有效率或讓他記得更牢。然後抽籤決定一人扮演老師(受試者),一人扮演學習者(麥唐諾→華萊士先生) 。
  在進入「記憶研究」之前,受試者將被引導相信許多事情──實際上這都不是真的。1.這個實驗不是有關懲罰與學習。2.華萊士先生由麥唐諾扮演學習者的角色。3.抽籤過程作弊,兩張紙都寫著「老師」,確定受試者一定會抽到老師的角色。4.電擊儀器看起來很權威,從15伏特到450伏特,標示輕微、中度、強度、超強、特強、極強、劇烈電擊。
  但實際上不會真的對學習者施加電擊。學習者悽慘可憐的尖叫聲,及堅持要求要離開的聲音,都事先錄在錄音帶裡,配合特定的電壓伏特值播放,而學習者的回答反應,則是依照事先定好的正確或錯誤的回答模式。
  實驗者帶老師和學習者進入一個小房間,請學習者坐下,捲起右手臂袖子,將手臂綁在坐椅的扶手上,並在右手腕關節的位置裝置一個電極,敷上電極膏(提供良好的導電性,並避免起水泡或燒傷)。電極是連結到隔壁房間的電擊產生器。而老師必須讀一組配對的詞「強壯的手臂」、「黑色的窗簾」……,而學習者要試著記住。接著老師讀「強壯的」,再唸「背部、手臂、樹枝、推擠」,學習者要按開關表示他的答案,答錯了,就要接受電擊作為處罰,實驗進行時,受試者(老師)無法看見學習者。
  另外,實驗者為受試者事先講解說明,如何操作電擊儀器,如何唸送配對詞,如何回應學習者的回答(例如:強壯的樹枝,「錯誤15伏特」,按下開關,讀「強壯的手臂」。實驗者並且給予受試者一次真正的電擊,讓受試者相信這是真的,並且要求確實遵照實驗程序進行。
  然而,一旦受試者開始教學工作,心理都很清楚這種懲罰關係的牽連確實讓他們很苦惱,但從來沒有一位受試者曾經拒絕。另外實驗者會預備好四個提示,當受試者表示不願意繼續實驗時,可以按照順序使用,第一個是「請繼續」,最後一個是「你沒有選擇、你必須繼續」,如果受試者拒絕,實驗就此中斷。實驗結束,實驗者會進行一個評估與簡報程序。包括,蒐集受試者個人資訊,讓受試者對進行實驗的經驗回答問題,最後向受試者揭露實驗的真相,讓他和學習者(華萊士先生,麥唐諾扮演)見面,讓受試者知道他沒有受傷。
  1960年代後期,在人格及社會心理學家之間,持續激烈的進行一項爭議「特質與情境的爭論」,是由一本具爭議性的書「人格與評鑑」煽動而起的,本書作者是密夏雨。書中討論集中在下列問題:「什麼是一個人行為的決定因素」?是個性還是他認為自己所處的情境?
密夏雨認為傳統上的觀念把人格特質當作行為的主要基石,這是錯誤的看法,他認為一個人的行動受當時的情境影響比較多,而非個性特質使然。1960、70年代情境論者經常引用:「四段距離系列研究」(遠距情境、聲音回饋情境、拉進情境、接觸情境),認為服從是情境特質的呈現,隨著老師和學習者之間的接近距離而改變,超越人格特質的變異性。米爾格蘭也認同情境主義論者的觀點。
  本世紀的社會心理學,揭露了一個主要課題:「決定一個人將如何決定的因素,經常不是這個人是怎樣的人,而是他處在什麼樣的情境下」。一系列的服從實驗除了顯示驚人的結果外,也帶來各式各樣的討論與批評。雖然米爾格蘭在進行研究時,已經考慮到道德問題,但在經過發表後仍然引起強烈的爭議。
  教育部長曾志朗教授的夫人洪蘭博士,在法學院唸大三的時候,對於「服從權威的實驗」感到驚訝且佩服,於是放棄法律系轉入心理學系。

96.09.08 活動記錄

由於心理學界人格理論頗多,施老師暫時僅摘錄佛洛依德及榮格之人格理論與伙伴們分享。

佛洛伊德的人格理論

  佛洛伊德(1856-1939)在維也納度過了大約80年的歲月,他接受醫學訓練,之後再專門研究心理的和精神的疾病,創造了著名的「精神分析學派」。
  他堅信性方面的困擾是人格失調最常見的一種特徵。他認為人格發展的性心理階段分為口腔期(出生─1歲)、肛門期(1-3歲)、性蕾期(4-5歲)、潛伏期(5歲─青春期)性發展期(青少年─成年)。口腔性格的特質是嘮叨、聒噪、爭辯、攻擊性強、抱怨、容易嫉妒別人。肛門性格的特質是固執、倔強、主觀、暴怒、渴望控制或權力。性蕾性格的特質是焦慮、卑微、莽撞、無所適從,帶有強烈的自戀色彩,拼命與人競爭以求取成功。
  他很重視早年兒童經驗對人格發展的影響,主張個體的人格在5~6歲左右就已大致定型。他最大的貢獻在於他對神秘的潛意識力量的研究,他相信我們具有一個會持續不斷地影響我們的行為,並能獨立運作的潛意識心靈。
  他把人格的結構看成是由三個敵對的派系所組成的:
1.本我(id):生物我,它是人格最原始的部分,當個體的生理需求達到某種強度時,它就變得很活躍,遵循享樂原則。
2.自我(ego):是主宰的我,是「心理社會」的我,是控制較高層次心理功能的行政主管,遵循現實原則。
3.超我(superego)是完美的我,是道德與理想的我,視道德良知為至高無上的指導原則。
  佛洛伊德認為人格的結構本身就是內在衝突的根源,心理症部份是由互不相讓的三個我的敵對競爭所致。當自我在人格中變成真正的統合力量時,當超我被轉成與自我的要求相符合時,當本我的衝動被適當的經驗到且昇華時,當一切壓抑終於被消除時,個人就已達到統合我的境界。他已成為一個自我實現,關懷別人,且對社會有所貢獻的一個成員。

榮格的人格理論

  榮格是瑞士精神科醫生(1875-1961),是「分析心理學」的創始人。他曾數度嘗試與原始部落土著共同生活,直接了解他們的生活型態。他也研究原始儀式、慶典、神話學、象徵學、煉金術、易經、占星術、玄密學、超覺感應、卜卦、巫師、特異功能、降神術、飛碟、招魂術,來了解人類的真正本質。1911年在佛洛伊德的推薦下,擔任國際精神分析學會的第一任主席。
  榮格認為人並非由自己所主宰而主要是受一些不為我們所知的力量系統所控制。這些力量來自於自我、個人潛意識和集體意識。而我們的意識部分僅僅是潛意識的滄海一粟。潛意識具有負面效應,也具有積極作用,它賦予人創造力,能幫助人確立生活意義,並且指導人追求個人獨立,正是人的這種潛意識,構成了每個人的獨特性格。
  性格是一個人在現實的穩定態度和習慣化了的行為方式中所表現出來的個性心理特徵。榮格將性格分為內向型與外向型。他認為性格內向的人,很少向別人顯露自己的喜怒哀樂,在情感方面經常自我滿足,珍視自己的內在體驗,在他人面前容易害羞,說話緊張、做事深思熟慮,但缺乏實際行動。常有困惑、憂慮、鬱鬱不樂之感。性格外向的人,經常對外部事務表示關心和興趣。生性開朗、活潑、自由奔放、擅於交際、常依賴他人或活動來滿足個人情緒的需要,十分健談、不拘小節、容易產生輕率行為。
  榮格認為個人還有四種心理功能,即感覺、直覺、思維和情感。兩種性格類型四種心理功能的不同組合,這就構成了八種性格類型。內向性格包含:1.內向感覺型2.內向直覺型3.內向思維型4.內向情感型。外向性格包含1.外向感覺型2外向直覺型.3. 外向思維型4. 外向情感型。
  性格結構具有完整性和衝突性,確定性和變異性,複雜性和主導性,且具有表層和深層的特徵。這些性格類型,具有各自的特徵及特殊功能,對個人的成長與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2007-09-06

認知謬誤

  • 轉錄三則有關認知科學研究大腦錯覺的例子,或主張世界以波型態存在,或研究靈魂與身體分離經驗,或藉魔術說明腦子曲解的過程。這些觀點在在挑戰我們習焉不察的現象,同時可以刺激教育工作者思索教育的真諦,以及校園現場日常生活中的「盲點」。
  • 史丹福大學神經生理學家Karl Pribram在70年代因不滿傳統腦科學的觀點,提出以全像推論(holographic analogy)解釋腦的運作,無意間觸及「物體真實性」的議題。他認為我們所看到的世界根本不存在,或者說不是以我們所認識的方式存在。甚至聯想假定這樣的說法可以成立,那麼許多修行者主張「現實是虛假,一切只是幻影」的說法將成真。向來認定真實存有的事物,不過是一個超級巨大共鳴交響的波形,當我們感知後才轉換成所認為的世界。(錄自《全像宇宙投影》85-6頁)
  • 科學家成功仿造靈魂出竅
    【閻紀宇/綜合報導】中國時報 F2/國際新聞 2007/08/25
      許多人宣稱曾經歷過俗稱靈魂出竅的「出體經驗」(out-of-body experience ),感覺自己的意識(或靈魂)暫時離開身體,從另外一個地方觀看自己的身體。而科學家已成功以人工方式模仿這種經驗,顯示它很可能是腦部因為混淆視覺和觸覺而產生的錯誤感受。   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神經學研究中心」的艾爾森與瑞士洛桑聯邦
    科技學院的布蘭克,各自領導一個實驗團隊模仿出體經驗。他們的成功也證明這種經驗未必與中風、癲癇、吸食迷幻藥物有直接關聯。論文刊於最新一期的美國《科學》周刊。   
  • 實驗證明 情緒恐懼產生錯覺   
  • 艾爾森博士的團隊讓受試者兩眼各戴上一個顯示器,讓他們只能看到由攝影機從後方拍攝的自身影像,然後研究人員以塑膠棒觸碰受試者的胸膛,同時在攝影機前舉起另一根塑膠棒,造成受試者影像也被觸碰胸膛的視覺印象。   這時受試者一方面感受到自己的胸膛被觸碰,一方面也覺得從後方看到自己被觸碰,就好像自己的意識位在自身後方,產生一種既怪異又真實的感覺。   艾爾森的第二項實驗,讓受試者看到一把鐵鎚即將打到身體影像的某個部位,同時測量受試者皮膚的導電性,結果他們都出現恐懼的情緒反應,顯示他們的自我意識似乎離開身體,轉向即將被鐵鎚打到的虛擬身體。   布蘭克的實驗則是運用3D虛擬實境目鏡,受試者會在其中看到2公尺前方出現自身的影像、一個假人或者一塊黑板。研究人員以油漆刷觸碰受試者的背部,而目鏡上也會出現影像被油漆刷觸碰,節奏有時與真實的觸碰同步,有時則否。   接著受試者被蒙上眼罩,帶向後方一段距離,然後解開眼罩,走回原處。那些自身被觸碰時也看到自身影像同步被觸碰的受試者,平均多走了25公分,顯示他們經歷了出體經驗,因此認為身體原先的位置在實際位置的前方。   
  • 感覺訊息 大腦也會製造假象   
  • 艾爾森解釋:「這項實驗是改變視覺訊息的輸入方式,以及視覺與觸覺訊息的關係。大腦一直在處理感覺訊息,它有時會欺騙自己…… 大腦製造的影像未必真實存在。」   艾爾森與布蘭克並表示,實驗成果有助於深入探討人類如何界定「自我」,協助電腦遊戲公司設計虛擬實境遊戲,增進遠距醫療的品質。

    耍弄認知錯覺欺騙你 觀眾一揣測 魔術師就笑了
    【楊明暐/綜合報導】中國時報 F1/國際‧運動 2007/08/23  
  • 「意識科學研究學會」(ASSC)今年6月下旬在美國拉斯維加斯帝國皇宮飯店召開年會。會議重點之一,是討論人類如何了解和曲解真相,會中特別安排幾位專業魔術師現身說法。從他們口中,科學家認識到原來魔術師都是操弄觀眾心理的高手。   
  • 獲邀出席的魔術師都是雄據一方的大師,如詹姆斯‧蘭迪(藝名:「驚異的蘭迪」)、強尼‧湯普森(「了不起的湯松尼」)、麥克王(Mac King)和泰勒(Teller)。有些戲法甚至成科學家研究認知和注意力極限的教材。   
  • 鳳凰城貝洛神經醫學中心科學家蘇珊娜‧馬丁內茲─孔德說,這幾位魔術師不僅是世界級的表演藝術家,他們之所以獲邀參與她所主持的「意識的魔術」討論會,是因為他們精通魔術背後的認知原則。   
  • 魔術表演在拉斯維加斯可謂司空見慣,典型的表演是:一位名叫「妙賊阿波羅」的魔術師眨著雙眼,拱起手來,像支鵝頸管檯燈轉來轉去,把觀眾們的注意力指向錯誤的方向,利用聲東擊西手法從觀眾口袋裡掏走鋼筆、帳單、鈔票甚至他們腕上的手錶。   
  • 實驗心理學有個常出現的話題,稱「認知的狹隘」(narrownesso f perception),即一個人在嘈雜環境中能感受到的,只有極少數會進入他的的認知裡。   
  • 本屆ASSC年會,一位神經學家曾播出一段影片,呈現所謂「不注意的盲目」(inattentional blindness)現象。影片中,6名男女,一半穿白襯衫,一半穿黑襯衫,將幾顆籃球投來投去,神經學家要求觀眾數算穿白襯衫的3人完成多少次傳球,不讓黑色那一方截走。   影片進行幾秒後,觀眾之間爆出笑聲,原來影片左方出現一個裝扮成大猩猩的人出現在螢幕左方。傳球這件事早已被觀眾拋到九霄雲外。   
  • 魔術師對他們的絕活皆諱莫如深,但在談到魔術中的「認知錯覺」時,和科學家一樣認真。當他們進行表演,會用一個動作來掩飾另一個動作,而當他們暗示某個東西存在時,實際上並不存在。蘭迪說,這是利用觀眾會花腦筋去填補腦中空缺,也就是揣測,來達到誤導。   
  • 魔術師泰勒則以教授的口吻,解釋優秀的魔術師如何利用觀眾想要找出其所慣用模式的心理,順水推舟,從而達到欺騙觀眾的目的。   
  • 泰勒拿起一個金屬桶子,從空中憑空抓了一枚又一枚硬幣,然後「噹啷!噹啷!」扔進桶內,當觀眾開始懷疑硬幣藏其指間時,他露出空無一物的手掌,接著又「噹啷」扔了一枚硬幣進桶,而後又從一男士的白髮間抓出一枚硬幣。   
  • 在表演的高潮,泰勒摘下一位觀眾的眼鏡並拿到桶子上,這時「噹啷噹啷」,又落下兩枚硬幣。泰勒後來又表演了一次,並對每個步驟做出解釋,科學家這才知道他們心裡不斷形成錯誤的揣測,並且一再被騙。敲桶子的錢幣有時藏在泰勒的右手上,有時藏在他端著桶子的左手指縫間。   泰勒最後對魔術下了他的定義:「在真實世界中沒有一種戲劇性的因果關係,但這種關係在我們心中卻認為應該存在。」

2007-09-04

冠棋攝影展

我們的伙伴冠棋老師在台南科技大學設計大樓開
個人攝影展,名稱定為「形是美」,日期9月24日至28日。
經過授權,我挑四張作品以饗大家
〈荷花〉

〈淚痕〉

〈花卉素描〉

〈時光律動〉
Posted by Picasa

2007-09-02

愉快的例會

八月廿五日的例會由高老師繼續譯講《念頭的巢穴》。當天出現三位新伙伴林宏熙老師、江盈慧女士及其公子林哲宇。
高老師先介紹前次討論的重點,認為解決人類面對的問題,需從治本思考,處理更深層的癥結。如同中醫治病,講求整體觀察,挖掘病灶真正的成因。我們還運用認知科學的知識,對治日常生活中的困境。
秀錦提問,敵人一定要真實存在,才會造成不安?高老師回答:「敵人或許存在,或許沒有,而是在想像中出現。但造成影響的關鍵來自於自己的想法。相反地喜歡也會有問題,因為有人對新軟體、新車子產生貪著,於是羨慕或嫉妒富人。這些想法有好壞的價值判斷,也有情緒,會演變成行動。」
盈慧提及自己容易情緒波動,如何解決?高老師回答:「把自己的驚豔當作材料,分析發生的情況。」盈慧認為在很疲累時,遇到別人要求做事,脾氣就來。高老師猜測:「這種情形可能發生多次,因此當時的內心會編故事,認為那個人又來了。」
紫晴想到當孩子很想要某樣東西時,就一定堅持獲得,這樣算不算太貪著?不過當媽媽的她總是延遲讓孩子得到,以免增長其慾望。接著又詢問一般學校實施生命教育的情形,尤其宗教團體介入時,利弊如何?
首先我以老朋友煥銘做個單親爸爸的心聲來回應與孩子拔河的辛苦,再來分析「生命教育」的概念相當分歧,施行的內涵也十分多元。然而淺見主張不論什麼團體進入校園實施生命教育,學校相關人員對其師資、課程與教材必須瞭解。其次校內教師與行政人員有必要瞭解生命相關議題,特別學生自殺或死亡,教育工作要能預防,且具悲傷輔導的知能。
接著我的話,秀錦談到前陣子校內也有家長意外身亡的例子,可惜學校光注重標準作業程序的建立,但忽略心靈部分,尤其受創情感的輔導。老師應學習這方面的知識。
施老師提到我們經常關懷的課題,為何只有九年一貫,而非生死一貫?教育政策制訂是否對生命理解不足?此外又提到本身過去帶班忙碌的情景,每天提心吊膽,深恐調皮的學生出事。而且同儕間幾乎沒有時間溝通,切磋教學;家長與學生的問題不斷糾纏,壓力從四面八方湧至。
宏熙認為:「目前整體環境對老師不利,從課務、行政來看,涉及政治與文化,如何改善環境,值得深思﹗」
最後楊老師說明自己實習與教甄的經驗,發現失意的日子難熬,省思內心種種反應。後來接受指導老師的說法,如果遇到挫折不能通過,以後如何教導孩子度過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