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載於2000.10.01《法光Dharma Light Monthly》第133期)
八十年代初,耶舍喇嘛這位佛教的高僧提倡了「圓滿教育」。十幾年來,經由一群老師、家長在不同國家、不同環境裡熱心的嘗試與開發,此一新教育理念在價值、意義的層次上已獲得肯定,而且不管在理論系統化或方法具體化,兩方面都有明顯的進展。「圓滿教育」,從其精神內涵和基本信念來看,是以大乘佛法為立足點,不過在形式上卻不屬於一般所謂的宗教教育,因為它的目的並非在弘揚某一個宗教或教派的教理而已。「圓滿教育」的目標可以從四個角度闡釋:
讓任何人都明白苦是怎麼避免的,樂又是如何獲得的;
讓任何人都珍惜每個個人具有的無限潛力;
讓任何人對一切現象相互依靠的事實以及這原理的道德意義都清楚;
在任何人的心中無分別地培養慈、悲等重要的品德。
當然,這些目標不講空洞的理想,而是有根據的。首先看離苦得樂的主題,依佛法的認知,痛苦的經驗淵源於自己過去所造的負面行為,而快樂的感受來自過去的正面行為(即善業),換句話說,苦樂都為個人的業所決定。那麼,業當中代表心理活動的意業角色最重要,因為它有領導身體、語言行為的地位。所以無論是痛苦的折磨抑或舒適的享受,各種各樣的不同經歷、遭遇終究都跟人的心理有關,而有關心理的分析,佛法裡提供的資料(這特別指阿毗達磨的部分)比現今西方心理學還詳細、深入。
說要「讓任何人都明白苦是怎麼避免的,樂又是如何獲得的」,就是建立在佛教心理學的基礎上,說明個人的經歷取決於貪著、瞋恨、嫉妒、慳吝等等負面的心理因素以及關懷、憐憫、慷慨、智慧等等健康的心態。這樣的一個認識跟一般把問題投射向外,將一切不如意歸咎於別人、社會、制度等等的作法完全不同。後者只能產生更嚴重的不滿,甚至於因情緒化的加深而導致破壞性的行為,不僅沒有解決問題,且以惡性循環的方式激起更多爭議、困難、痛苦等,不如前者從心理科學的概念著手,致力於內心的調整,而引發出內外的淨化,對個人、家庭,乃至整個社會都具極正面的意義。
至於圓滿教育第二個目標──「讓任何人都珍惜每個個人具有的無限潛力」──是要從自、他兩個層次去理解。針對個人,在一個充斥競爭、無情淘汰的社會裡,認識到自己擁有無限潛力的事實,能夠有效地平息「我不行」這個認定所帶來的種種自卑、消極、無奈與絕望,將自暴自棄的危機扭轉過來,而賦予個人應有的自尊心。那跟自大很不一樣,因為自大指的是一種虛幻、不切實際的自我膨脹。它基於無明,為貢高、傲慢等不健康的心理因素所滋養,是個典型的煩惱,依上面的分析,只會產生痛苦,而自尊心來自對「無限潛力」的認同。所謂「無限的潛力」,照佛法傳統的用語講,等同佛性,是每個人(嚴格來說是每個眾生)具備的成佛的潛力。
由於佛性的關係,個人的潛力是無限的,因為佛陀的功德、威力、事業等,都無量無邊。有了那麼一個認識之後,即使對心中煩惱還做不到善巧的調伏,但最起碼確定,那些不健全的心理是會消失的,所以「我就是那麼差」之類的念頭畢竟站不住腳。由此不但充分肯定自己的生存有意義,且更能夠推理到他人的身上──自己有佛性,別人亦然──,進而對其他生命體生起尊重的心。這在侵害、暴力之氣籠著校園甚至整個社會的今日何等重要!
對一個接受「每個個人具有無限潛力」的家長或老師而言,沒有一個孩子或學生的本性是「壞」的。此一理念幫助他在面對行為、言詞、心理有偏差的兒童、青少年時,先調整自己的心理反應,避免同樣陷入煩惱的泥沼,而跟本來該關懷的對象展開長期對立的戰爭。眾生具有佛性的信念賦予教育者勇氣與力量,為了啟迪對方善的一面,忍受其許多不合理的表現,而不至於失去樂觀、積極的態度,在教育工作崗位上實屬不可或缺的補給。
在本質上從理性的角度去尊重別人是一件事,而對具體的個人現實中給予尊重是另外一件事。二者都重要。其中後者,圓滿教育就從一切現象相互依靠的思惟去觀察、面對,也就是傳統佛教所謂的「緣起」。據此,世界上沒有任何現象是獨立、自主存在的,任何世間的法都依賴其他現象才產生。這個原理非常科學,而不限於物體──人與人之間、人和其餘生命體之間,都是緣起的關係。換句話說,我活在這世界上,端賴許許多多不是我能夠控制的因素與條件。我既然珍惜我的生命,當然也應該珍惜幫助我維持生命的眾多條件。
這種伺察的方式跟生態學的理論十分相應,也同樣獲得牽涉到道德的結論,亦即三藏聖教處處強調的「不害」、「十善」、「戒」等。體察到緣起的真諦,就知道個人的行為影響到整個環境。自己的存在既然靠此環境,而環境裡其他生命的存在同樣靠我的「不害」,個人在身、語、意的活動上就有所節制。當然,有情間的互動不僅是消極的不作惡,且更有積極從事正面活動的一面。這就引導出圓滿教育最後一個目標;讓任何人的心中培養出慈、悲等德性。
圓滿教育闡揚大乘佛法的精神,所以對一切眾生平等地負起普遍、沒有歧視或偏好的責任來,努力讓他人發揮其最善的一面,諸如愛心、耐心、布施之心等等這些人類最珍貴的財富,尤其是關懷有情的悲心和斷除無明的智慧。重點在於兒童、青少年內心能夠生起這些功德,而不在於佛門是否增加一些信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