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1-21

略談圓滿教育/鄭惠凱

(原文載於2000.10.01.《法光Dharma Light Monthly》第133)

一、緒言

現代社會問題層出不窮。當我們問:「為何會如此?」大家都試著尋找禍源,結果教育似乎成了待罪羔羊。不過教育的事情千頭萬緒,又是那個環節或層級該擔起責任?老師認為孩子的家教不好,家長則怪罪是社會造成的,於是社會各界就不客氣地將矛頭指向政府……到底誰該負責?如果教育是要來解決問題,那麼就把負責任當成一個重點,讓關心教育者、教育工作者與受教者都是能承擔責任的人,而非上下交爭利,只熟衷搶功諉過。

為了善盡一己的責任,教育工作者必須先瞭解自我,若不瞭解自己,如何能幫助學生?連自己都不清楚內心的活動,怎麼可能瞭解學生心裡的想法?因此教師是與學生一起成長,而不是一方在踽踽獨行,另一方卻停滯不前。

如果教師具備智慧,且以智慧教導學生,學生瞭解自己了,就會懂得尊重;若不教學生智慧,則只能以權威壓服學生,後果極容易產生對立。為了智慧,為了教學效能,教師要誠懇地面對自己,如此能避免自己以及在學生身上犯下許多錯誤。要是教師始終戴著面具,就不能帶領學生整合他自己。教師先要看清自己的動機與情緒,處理自己的困擾,才有辦法處理外在的事情。從圓滿滿育(Universal Education)的觀點來看,老師與學生是平等的,甚至可以說孩子的心沒有大人那樣污染。一般而言,孩子比較好動活潑,但老師只是用他精心設計的制度困住小孩,使其失去自由(一大堆激烈競爭的比賽)。一位印度哲人曾語重心長地說:「教育只是使學生變成白癡。」首先被抹殺的是小孩的敏感度,接著抹殺他的直覺、同理心,因為在學校裡老師與學生溝通,是透過老師的層層鎧甲。所以老師的工作不是只讓小孩能夠建立,而是先要卸下自己的面具,讓師生共同解構。

在成長與發展(或者說解構與超越)的過程裡,圓滿教育學者主張:「真正的問題其實出在自己的內心。」當我們深入探索自我,許多問題就可迎刃而解。或許小孩的反應、行為並沒有錯,只是教學的方向迷失了,因此需要重新思考問題的所在:

■我們所給予的,是否為孩子真正需要?

■我們教導孩子的,是怎樣的價值觀?

■我們是希望他們將來當有權勢的人或是心靈充實者?

■我們常將怎樣的想法投射到孩子身上?

■我們自己的生活及生命目標是什麼?

生命中的各個階段我們應省察何者最重要,兒童期、青壯年、老年乃至死亡?這樣問的原因,就像我們開車去遠方,路程的遠近會決定我們要準備多少東西。車子譬喻我們的「身」,開車者比擬為我們的「心」。我們通常重視青壯年時期的高峰階段,而沒有準備最後階段的訓練,以致到了中年會有失落感,而產生中年危機。換言之,整個文化傳達的訊息是注重人生的中場以前,而刻意忽視生命的後半段。生命是包括從生到死整個過程,若我們不願面對人生的下半場,其實是表示我們不願面對完整生命,如此怎能獲得究竟的安樂呢?

我們的腦部之中,左腦掌管語言、數學、邏輯等理性的部分,右腦則負責想像、情緒、藝術、信仰等感性的世界。然而學校教育強調左腦的部分,很少花時間在右腦的部分,亦即我們壓抑直覺的發展,所以會產生不平衡。圓滿教育就是要使把被分開的兩半整合,包括外在世界與內心世界、生命的前半與後半、生與死、天與地以及理性與直覺等,使我們瞭解它們是一體的。由於對許多事物顛倒的認知,因而產生恐懼、不快樂等煩惱,當我們有正確的觀點時,感覺與行為立即改善。

愛莉絲專案(Alice Project)的目標在於照顧到每一個小孩內、外在兩個世界,使其都能夠很清楚自己,而擁有智慧地成長。關鍵是讓學生知道,內、外兩個世界並不分離,而是相互依靠的一體;這樣幫助學生學會從外在的世界走進內在的世界,然後再從內在的世界遷移到外在的世界。希望學生由於這樣的理解能夠避免兩種極端,一個極端是僅在內心的世界過日子,另一個極端是只生活在五光十色的外在,而兩種情況都是疏離。為了避免這種疏離,學生必須接觸到寓言、故事、神話等等。例如天跟地的神話裡,天地由於創世才成為獨立的個體,實際上是一個,少了其中之一,另外一個就不能存在。內在跟外在的世界也是一樣的,看起來是兩樣分開的東西,實際上兩個是互相依賴。

二、圓滿教育的沿革與經驗


何謂圓滿教育

圓滿教育學校在多元文化、多元社會裡實施融合式教育。19942Valentino Giacomin(瓦楞諦諾.賈闊敏)校長在波羅奈(Varanasi)創立了「圓滿教育」的慈善社團,目前在薩爾那特(Sarnath)興辦一所學校(含分部),共有兩百多位學生。在菩提迦葉(Bodhgaya)則另有一所學校。這個教育最基本的理念是一體,希望在豐富多樣的社會中,縫合種族、傳統、宗教所製造的分離。賈校長最初的靈感是來自於耶舍喇嘛(Lama Yeshe) 與梭帕仁波切(Lama Zopa Rimpoche)兩位師父。學童受的教育是用「愛莉絲專案」的方法。為了圓融的人格,而超越充滿矛盾的心所製造的隔閡。在義大利花了十年時間朝這個方向努力,並把這方面的研究命名為「愛莉絲專案」。


為什麼用「愛莉絲專案」

「愛莉絲專案」名稱來自於Lewis Carrol 的作品"Allice in Wonderland"(《愛莉絲漫遊奇境》)。故事裡愛莉絲在兔子的帶領下,離開現實的世界,進入她內心充滿想像、驚奇及多樣情感桃花源,裡頭每樣事情都和外界不同。處於「奇境」裡,可以找到統整、和平及共通的語言;相對地隔閡、區別、歧視不是具體而真實地存在,只是心所創造出來而已。

「愛莉絲」是象徵性的名字,指出我們若要要進入潛意識的奇妙世界,一定行得通,正如愛莉絲這位小女孩所做一樣。超越意識和潛意識、內在和外在所分別的界限絕非不可能。在這「兩種」世界中並非有什麼物理的、物質的、實體的或真實的境界,事實上愛莉絲領悟到的只是二類心理、二種不同層次的意識(或潛意識)。當愛莉絲進入她自己的內心時,時間和空間便產生了變化(因為時空也是心靈的產物)。

故事裡面的小女主角進入了潛意識的神奇世界,沒有人相應地引導她、教導她。她沒有走失是很幸運的,有很多人找不到通往內心的路,或者被誤導。下場則是迷惘、精神問題或者情緒困擾。為了避免、預防這種心理毛病,有一群義大利的研究者,嘗試尋找科學的方法,幫助學生進入並理解他們的內在世界。

教育的目標

今日教育體制的不當概念,將造成學生分別的心──只注重技術與科學的能力,如生物、數學等等,而忽略了精神領域。因為分開內在和外在,而使學生心智思考紊亂、失序及痛苦。學習──將所有的資料灌輸到大腦中,裝滿知識的記憶庫──只是為了外在世界,比方學習有關電腦或科學等等,而不是為了內在世界。因此大家研究、熟悉外在的現象,也同樣應該研究、熟悉內在的種種。換句話說,每個人應該認識自己的心理現象,如同認識物質世界。假使想清楚內心情形,必定要靠覺察。「寧靜的心就像清涼的水,紛飛念頭就像滾水,兩者都是水,你只要使滾水冷卻下來即可。」西藏的智者如是說。由此可見,不論念頭是好是壞,它的本質都是一樣的,所以注意力不是放在它的樣子是什麼,而是放在它的本質。當念頭生起時,勿著重於念頭的內容是什麼,而是知道我動了一個念頭,然後看此念頭的本質是什麼,使心回歸到一體的境地。實施愛莉絲專案的學校中,靜坐與數學、神話與歷史、宗教與科學,都受到同樣的尊重,也給它同樣的地位。這就是所謂的「整合教育」。

義大利的經驗

1982 年到1990 年義大利的研究員有機會到公立小學執教,以便證明自己的假設可以成立。兩班的同學從入學到畢業,都參加這試驗(有一卷錄影帶記錄了部分教學實況)。因為成果極佳,所以就決定從事新的研究計劃,來推動這個實驗,同時思索這種方法對於不同的文化地區會有效果嗎?在其他社會、種族、風俗習慣背景中的小朋友也能從計劃獲得利益嗎?於是賈校長等人就開始在薩爾那特辦學,尋找答案。

印度十二年的研究

在波羅奈的薩爾那特,預計花12 年(從1994-2006 年)的時間推動計劃。因為當地的條件很適合研究,所以選擇作為愛麗絲專案的總部。由於所謂的西化(追求物質享受的生活),宗教、傳統文化的認同與價值已經消失。結果賈校長發現印度的孩童與義大利的小孩在社會背景上有共同點。薩爾那特是一個很有代表性的村莊──不同文化和信仰居民──且矛盾與衝突日益明顯的地方。菩提迦葉的情況分析起來也是一樣。於是1993 年開始在薩爾那特工作,賈校長在高羅布爾與辛克布爾這兩個村莊的邊界,就買了七塊(viscua)土地。建了第一所可以容納70 個人的四間教室,而略具學校的雛型(nucleus)。因為賈校長不依賴任何宗教或政治團體,所以也沒有受到任何一個國外團體的協助。學校全靠私人的捐款,研究員是義工,也親自處理學校的行政。目前學校的學生來自五個村莊。學生共有220 名,其中百分之四十是女生。課程分成兩部,從早上八點到下午四點以及從晚上六到九點。夜間部是專為童工、不識字的成人以及鄉下貧窮的女生而辦。學生從幼稚園到八年級共分成十來個班級,由十位專任老師和八位兼任老師照顧。而後者負責英語會話、按摩、瑜伽、音樂以及其他與特殊課程有關的學科。

傳統的課程是依照政府的規定,用西方的教學法教授(多理解、少記憶);此外再加上特有課程的教學內容:瑜伽、按摩、專注、美術、神話、比較宗教學、道德科學、生態學。學生不用繳學費。家庭環境特別的小孩,還會特別提供教材、飲食、藥物。

未來的構想

如果賈校長獲得資源,他將為童工、成人、一班西藏孩童開辦新的學校,好讓他們在印度這個多文化的社會維持他們的宗教和傳統。而且打算學校一直辦到12 年級,希望畢業的學生能在村子裡推動新的計劃(涵蓋社會工作、醫療衛生……)。賈校長的夢想是在每一個村子裡,有一所圓滿教育的學校,並由新一代的老師──明瞭唯有身與心、理智與情感的合一──才能夠達成究竟安樂。


三、愛莉絲方法的特色

1.體認外在的世界。

2.覺察內在的世界。

3.視為一體,不再視為一體,重新整合(超越)的辯證方法。

4.透過對話、討論、問答、靜坐、瑜伽,產生清楚的認知。

5.自我探索。

6.擴大(超越)自我。

限制:

如果是心智不齊全,患有精神疾病的學生,這個方法就不管用。

理論基礎:

1.任何一個人能夠認知到外在的現實。

2.小孩把自己跟外在的世界看成一個整體。(小孩的認知裡面,自己跟外在是一個整體)

3.在成長及教育的過程當中,首先我們幫助小孩分辨自己不同於母親,接著區別他不等同所有其他的現象,以便讓小孩變成「獨立」。

4.從上一點的角度來看,區別的意思指一種平衡的心理。因為不區別的話,就是一種心理或精神的病態,一種自我的分解(解離),看不清楚自己的跟不是自己的(我跟非我)有什麼差別。例如自閉症、精神分裂。由於區別,才有能力控制或支配外在的現象,因此教育的目標應該有如下三個步驟:

●視為一體(我是這個,我是那個)。

●不再視為一體(我不是這個,也不是那個)。

●整合(我是更多;這個跟那個,還有另外一些)。

5.正如我們把自己跟外在的現實區別,或者不再視為一體,我們也必須跟內在的世界不再視為一體。

6.我們認識到內在的事實,如同嬰兒認知到他的母親及外在的世界,也就是把它看成一個整體,所以我們跟自己的念頭、自己的情緒,自己的回憶沒有差別。

7.把自我跟回憶、情緒、念頭、意志等功能看成一樣的想法,是懦弱心靈以及痛苦的原因。

8.在外在的世界我們會區別我跟母親,我跟你,我跟桌子,對內在的世界我們也要這樣子,在自我跟他的功能之間產生區別,我不等同我的情緒,我不等同我的念頭,我不等同我的回憶,這是不再視為一體的階段。

9.透過這種不再視為一體,我們獲得對自己精神世界的支配權,與外在世界的例子相同。

10.到此為止,我們遵守了牛頓、伽俐略古老的科學模式。

11.然而假設我們就停留在這個階段,而不讓教育更往前踏出一步,不管在生理或心理上,我們都不能增廣能力。能夠超越牛頓典範的科學家才可以向前邁進,而掌握核能。(參考愛因斯坦的相對論)。量子力學令人驚訝地發現一切現象互相依賴的原則。我們想像那些獨立的現象只不過是幻化罷了,因為在能量的統一場中,了無差別,所有現象彼此之間都有關聯。自然科學發現宇宙是一體的,觀察者跟被觀察的物是一個。

12.在區別之後,接著就有整合以及新的整體。

13.我們可以了解,原來幻化的區別,對我們的成長、成熟有其必要,但它不是最後一步。我們知道分別是不自然的、人工的、概念上的分別幫助我們獲得「常識」,但是分別之後,我們必須重新獲得整體,回歸整體,我們必須看清楚在自然界沒有真正的區別,沒有真正的界線,只有我們分別的心。舉例來說,只有我們分別的心,才把樹木跟樹林分開,只有分別的心,才會把頭跟四肢分開。實際上,身體是一個,森林是一個,而不是它個別部份加起來的總和。

14.在重新發現外在世界以及宇宙是一體之後,我們可以再度找回心靈境地的整體。這意思是說,自我的本質以及自我的功能的本質是一樣的,就好比波浪跟海洋兩者都是水。(根據吠檀多思想),一切純然都是「識」。你就是那個,我就是你,你就是我。

15.教育跟真正的知識(智慧)有關係,而真正的知識就是剛剛三個步驟或辯證過程的結果,首先我們創造一個界線,接著我們跨越它。既然體會到它不是究竟的,因為它背後隱藏著更深層的事實,我們就進一步把前面的分離整合成一個新的視野(層次),而這個新的層次有一個新的界線(整合或者超越)。

四、結語

愛因斯坦說:「人是我們所謂的宇宙整體的一部分。」量子物理學家波耳也主張:「一般人都知道,量子論帶來了許多新的觀點……,可是偏偏很少提到我們認為最特殊的一點,即是空間上不相接觸的各種體系之間都有內在的聯繫性……我們認為整個宇宙內不可分的內在量子聯繫性才是最根本的現實界。」另外他又在別處重申:「整個宇宙必須很明確地視為單一而不可分的整體。」這兩位皆是近代著名的物理學家,研究無生命的物理,但後來卻轉為關懷生命。即使看起來研究的對象是物質,其實仍離不開精神。所以當他們投入研究時,得到的啟發不僅僅是物質。可惜許多人仍被自己的錯誤認知所困,不能超越身體和心理的小我,融入無量無邊的大我,終其一生禁錮在無知與欲望中存活。唯有瞭解一體的概念,才可將此錯覺造成的虛妄牢獄打破。

賈闊敏校長說過:「我只是介紹圓滿教育的理念與方法,提供大家另一種選擇,而不是強迫別人接受。」人的需求當然牽涉到物質,例如飲食等生理需求,但若一味追求低層滿足,絕對會產生不良的後遺症。因此所謂的「問題學生」,可能是偏於非精神的一邊所造成。同樣地,若一個專家只停留在知識的層面,則會成為專家白痴;而老師本身若不實踐德育,則不能體會孩子在學習中的差異。

Rita Dunn 提及:「假如學生不能用我們教他們的方式學習,那麼我們必須用他們學習的方式去教他們。」這是一體概念的呈現。以往的觀念認為「一體」就是大家的想法「相同」,這種情況並不恰當。「一體」應該是各個雖然不同,但卻是和諧的、完整的。

寂天菩薩問到:「當你在崎嶇難行的山區行走,你怎樣使路變得好走?是舖上地毯,或是穿上鞋子?」也許我們不可能把整個環境改變,也許追求智慧的歷程困難重重,但在一體的世間中,使羊腸小徑轉化為康莊大道,誰會沒有責任?又有誰能置身度外?穿上鞋子與學生溝通,他們正等著分享內心世界的極大秘密。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