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2-07
分享:「完美主義者與出離心」
對於這一點,與大家分享一篇文章。歡迎大家共同討論,分享經驗與想法。
=================================================================
宗薩欽哲仁波切開示:「完美主義者與出離心」
在佛教裡,出離有很多種含義和解釋,我遇到的很多人都把佛教的出離理解為遠離人世,就像悉達多太子曾經做過的那樣,不過這種解釋容易把尚未準備好的人嚇跑,佛陀並不打算剃光每個追隨者的腦袋。
對於生活在城市裏,喝桶裝水,每天坐地鐵上下班的人來說,悉達多的出離在多數時候只能是一種遙遠的夢想。他們可能並沒有太多的選擇餘地。如果你想修行佛法的話,你可能只能在這樣的環境裏修,在地鐵裏,在公司裏,在下班的路上,在晚飯之後。但你同樣可以出離,要知道,出離心並不只有一種表現形式。
如果你想知道自己是否具有出離心,可以以這種方法檢驗:在過去對你很重要的一件事,現在是否對你一點都不重要,過去可以輕易激怒你的事,現在你是否毫不在乎。如果是的話,那麼你就從這裏出離了。你需要出離的東西很多,並不只是不抽煙不喝酒或不打牌,那只是開始。
所謂出離,就是不再執著過去執著的事物。當你不再執著一件事物或一種習慣,它就失去了指揮擺布你的能力。你也就獲得了自由。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你必須出離所有的事物,才能獲得徹底的自由,我這裏所說的所有的事物當然不止是那些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也包括很多細微的東西。
例如,如果你看到一個觀點,這個觀點令你不舒服,那麼說明你執著於一個相反的觀點。這個觀點奴役著你,所以你會不舒服。這樣的事情也應該出離。不管這個相反的觀點正確與否,或是誰所說,如果他可以讓你不舒服,那你已經被攻陷,你都應該從那裏出離。
應該指出的是,佛教所有的觀點都是為了破除另一些觀點而出現,但它不應該成為你的新主人。你也許經常會變得很生氣,那是因為你的生活裏總是出現與你所預期的相反的東西。
例如,你請的臨時工可能讓你非常不舒服,僅僅是因為她擦桌子的方式與你不同,你很不喜歡她那種看上去非常笨拙的擦法。甚至有時候你在街上看見一些打扮誇張把頭髮染成綠色的人也會生氣。那是因為你執著於古老的審美觀。
要擺脫這種不爽的心態,有兩種方法,一種是你改變心態,不再執著於每個人必須按照你的方式去做事的想法。還有一個就是換一個擦桌子的方式和你所期待的一樣的臨時工。
很顯然,前者是一勞永逸的方法(佛教用的就是這種方法)。後者只能暫時解決問題,你可能必須不斷地更換臨時工(這也是很多人不斷更換老公的原因)。你可能花了很多時間找到一個照你說的方式去擦桌子的臨時工,但你很快會發現,她上廁所的時候居然忘了沖馬桶。
因此,試圖以改變外在的世界來追求完美是徒勞無功的。永遠會有你意想不到的事情出現,把毫無準備的你激怒。你有多少執著,就有多少痛苦,要擺脫痛苦,你必須從所有的執著裏出離。
當你生氣的時候你應該看一下自己的心,為什麼會生氣。是否因為出現了與你期待正相反的東西。你的期待,就是你所執著的東西。
佛陀不會被任何事情激怒,因為他出離了所有的執著。你可能因為任何事情生氣,你可能因為公共汽車開的太慢而生氣,可能因為找不到所需要的東西而生氣(她把東西放哪了?她總是亂放東西),甚至可能因為你想讓他生氣的人不生氣而生氣。這說明你非常脆弱。你很容易被激怒。
在經過一段時間的修行之後,你可能還是未能了悟空性,也不知道金剛經在說什麼。但你還是和過去有所不同,過去你是個追求完美的人,而現在你已經可以容許很多不完美的事在自己的生活中出現。例如,你可以吃一道比較鹹的菜而不會抱怨。
所謂完美主義者,也就是說,你希望所有的事情都要達到你所希望的樣子,你希望住在牆壁是天藍色的屋子裏(如果不是,你就會睡不著覺),你不喝桶裝水之外的任何水,你希望用自己喜歡的杯子喝茶,希望茶的味道不要太濃也不要太淡。
做一個完美主義者的壞處就是,你會經常痛苦,因為這個世界上多數事情都不會輕易俯首聽命,它們不會事事順著你。要讓他們達到你所希望的樣子,你必須花很多時間。很多人試圖創造完美的世界,不過他們最終都被證明失敗了。
事實上,只要把你的心稍作調整,一切都會很完美。
你之所以看到的是一個不完美的世界,是因為你有各種執著和不切實際的期待,如果你可以從這裡出離,你會變得非常強大,你不再堅持必須住在有藍色牆壁的屋子裡,不再堅持必須喝桶裝水,不再堅持必須用自己喜歡的杯子喝水,不再堅持茶的味道必須不濃不淡。
如果你出離了所有的執著,那麼你就會變得非常自由,沒有任何事情可以激怒你或傷害你。
2007-10-14
記憶的例會
引言人施老師在導入正題,討論《透視記憶》一書前,進行了三項活動。一、玩記憶遊戲,兩分鐘內每人要記下十個不相干的詞語,接下來的廿分鐘作別的事情,看看最後腦子還能存留多少。二、兩人一組,面對面閉眼輪流完成。動作者二手平伸向前,原地踏步卅次,另一人計數。都操作完畢,主持人問大家的經驗,幾乎每位踏步都會不自覺地或多或少偏離。三、請大家說說印象深刻的回憶,不論好壞。月杏談起因言語交鋒,與學生奮戰的經驗。施老師回憶日前汽車駛離停車場,鐵門下降的驚險故事。秀雪提及當補教老師所受到的遭遇,到底我們的感受應如何表達?美玲老師說鄰居的污水排放出狀況,該怎樣處理才會圓滿?法壽、古媽媽與林老師都踴躍發言,分享自身回憶的經驗。
二十分鐘後個人開始檢視自己的記憶,多人全對,不知識記憶力超強,還是善用方法?接著是施老師的專題報告。她的講義作了詳盡摘要,並補充相關書籍的訊息。於講解中,多方舉例,同時援引自身經驗,讓出席者瞭解記憶的功能及相關議題。
以下我提供另一本有關記憶科普書的大意。書的作者丹尼爾.沙克特博士(Daniel Schachter)是哈佛大學心理學系系主任,以其數十年專攻記憶研究的經驗,將記憶造成的困擾分成七大類,以基督教古代的驕傲等七種罪為譬喻,將這些問題都稱為罪。書名叫做 The Seven Sins of Memory,中譯本就直譯為《記憶七罪》。全書以不同章節介紹七罪:隨著時間而記憶褪色或消失的「健忘(Transience)」;心不在焉,忘東忘西的「失神(Absent-mindedness)」;怎樣想都想不出來,但事後又突然間想回來的「空白(Blocking)」;張冠李戴,誤把幻想當作事實的「錯認(Misattribution)」;受到外界的誤導而扭曲記憶的「暗示(Suggestibility)」;根據目前的認知或訓練,而改變對過去的記憶的「偏頗(Bias)」;一直無法釋懷的惱人回憶的「糾纏(Persistence)」。這裡的「罪」指的是記憶功能缺失的本質及其所帶來的重大影響。健忘、失神及空白是屬於「不作為(Omission)」之罪,意指我們希望想起來的事件、人物,卻無論如何苦苦思索都想不起來。錯認、暗示、偏頗及糾纏屬於「作為(Commission)」之罪,卻是所憶起的事件、人物等是不正確的訊息或是不受歡迎的。對於每一項記憶的缺失,作者都在各別的章節詳加闡述,並以經過科學研究的實證舉例。成功地把一些原本是酸澀艱深的腦科學知識,非常生動地傳達給各種不同背景的讀者,確實是一件了不起的科普工作。書中將目前心理學、神經科學與分子生物學等尖端科技研究,運用非專門性的語言介紹給讀者,這包括神經解剖學,動物或人體實驗,利用基因的改變藥理學,造影技術如「功能性核磁共振造影(Functional MRI,FMRI)」與「正子放射斷層造影(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簡稱PET掃描)」等等。
2007-10-10
922紀要
一般人想到什麼,就會陷入什麼情境。「有錢人、假日活動……於是產生種種反應,悲傷、嫉妒、喜歡等等。這是心的狀態。」賈校長提及,「而且還會聯想,一個場景換過一個,一直不停地在心理亂跑,嚴重的話,不斷地採取行動。」為了有效終止內在故障,我們可以對心理活動給予命名,把它叫做「念頭」。探討的重點不是其內容,而是擔任表徵或符碼的意義,那就是注意其過程。
高老師帶大家討論告一段落後,接著是說故事時間,主題圍繞在女性的角色。與會者說了幾則已女性地位及婚職業婦女的遭遇,似乎人人都有一本難念的經。此外有伙伴提到失戀、離婚及單身的經驗,情節讓大家動容。
本週六將由施慧珍介紹「記憶與學習」的主題,內容涉及四項重點:1.人類的記憶系統、2記憶的種類、3.童年創傷記憶、4.記憶障礙。讓大家有機會深入思考記憶這項人類重要的心理能力,進而有效地學習。心理學家Daniel L. Schacter有本著作,中文譯為《記憶七罪》。書中陳述人類記憶常見的七類困擾:健忘、失神空白、錯認、暗示、偏頗與糾纏,並以科學實驗與證據說明其現象,根據理論給於解釋;好讓讀者認識自己的盲點,且能加以關切及改善。
2007-09-09
96.09.08 活動記錄--華人性格研究
文化是指所有人為的事,像藝術、法律、信仰、習俗及規則…等。
性格主要是從文化情境發展出來的,但少部份受到遺傳的影響。不同的性格衡量項目,顯示性格包含行為、認知、感覺、態度、信仰及嗜好…等。
性格特質可設定為「一個人對某些特定狀況的平常反應」,通常特質是由文化內的族群發生的。特質對形容、評估、講解及預測人們的行為是很有用的。
性格態度是性格的分類,可用來形容有相同或類似特質的人。
二、 整體中國人的性格特質:
甲、主要特質:
1.自戀:
愛面子以自我為中心,自以為是無法容忍批評,需要外界認同。經常嫉妒、批評別人、很少感激別人。
2.成就動機:
追求權力、財富、功名、學位、社會地位、大眾的喝采,多半追求個人或家族利益、很少為了社會福祉,比較欠缺公益精神。
3.權威專制:
墨守成規、服從、攻擊、憤世嫉俗、迷信、權威角色(例如父母、老師、政府官員)常常濫用權威。
4.內向:
安靜、被動、不擅交際、拘謹的、謹慎的、僵化的、欠缺演說技巧、很少和陌生人交談、偏好獨立作業,比較不願意與他人合作。
乙、次要特質:
1保守 2有毅力 3依賴 4強勢 5有攻擊性 6情緒化 7雙面個性 8雙重標準 9勢利眼
10既有優越感又有自卑感 11過度懲罰 12膚淺 13有使命感 14有正義感 15利他主義。
丙、核心特質:權威導向。權威可能有兩種意涵:
1有權位:代表他的某種職位、階級或地位,使他能夠決定他人應如何如何。
2是一位權威:意味著他的看法或見解,受人敬重。
三、 父母教養模式與子女性格
甲、中國父母「嚴」和「慈」主要的特徵:
1嚴:
權威、嚴格、控制、禁止、干預、警告、管教、訓斥、命令、指揮、處罰、衝動、敵意、疏離、壞脾氣、自我中心、令人生畏。過度保護、情緒不穩、講大道理、對子女期望很高、拒絕或討厭子女、重視傳統美德(例如:孝順、禮貌、包容…)。
2慈:
溫柔、關愛、親切、接納、保護、照顧、陪伴、平靜、幽默、民主、開放、理性、教導、溺愛、好脾氣、有耐心、不要求、沒期望、心地善良、犧牲奉獻、情緒穩定、和子女玩。以朋友態度對待子女、很少或從不責罵處罰子女、和子女關係親密。
乙、四種協同教養模式與子女性格特質。(見附件一)
四、 四種華人知識份子的個性類型。(見附件二)
五、 價值觀與性格:
價值觀指的是個人或團體所喜好或偏好的導向,是一種「會影響在既有行動方式、手段和辦法中,做抉擇之傾向」的概念。價值觀反應了文化和性格。價值觀會和國家的發展交互影響。價值觀和性格息息相關。價值觀既是社會文化的表現,也是個人性格的表現。
工具價值:指的是最期望的言行舉止方式。
終極價值:指的是最終存在狀態。
又可分為社會價值和個人價值。個人價值是以自我為中心或個人內在的價值,而社會價值是以社會為中心或人際之間的價值。
1終極社會價值:
和諧、不攻擊、受他人尊重、超越他人的成就、對社會有貢獻、面子(代表尊榮、身分、名譽、地位、權勢)、民主。
2終極個人價值:
安全、安全感(免於恐懼、焦慮、危險、懷疑等苦難)、名氣、財富、高社經地位、事業上的突破、自給自足、中庸、婚姻美滿、不離婚。
3工具社會價值:
謙虛、不自以為是、互利互惠、孝道、報答父母養育之恩、服從、謙恭有禮、慷慨、開朗、容忍、自制、遵守法規、清廉、榮譽、忠誠、愛國心、團結、正義感、誠懇、良心、利他、真情、遵從長輩或上司、偏好老么、子女的成功、兄姐要忍讓弟妹、重男輕女、當個賢妻良母、權威、權力、領導權、人際管道。
4工具個人價值:
健康、自我保護、羞恥感、道德品行、教育、知識、學位或文憑、以科學或科技為職業、在大城市裡工作,物質財產、與配偶門當戶對、有兒子和孫子、資歷、勤勞、節儉、女人的美貌、男人的才華、女人的安靜、女人的溫柔、男人的剛強。
性格不但是連續的,也時常在變化。由於性格特質有時反應價值觀,因此性格的轉變,或許也反應了個人或文化價值的轉變,一生中的任何時候,都可能產生 價值或性格特質的轉變。然而一般而言,25歲之後就不會大幅度的變革了。轉變的原因很多,可能是個人的(例如:健康狀況)、人際的(例如:婚姻)、教育的(例如:課業壓力)、職業的(例如:工作經驗)、智力的(例如:改變認知)政治的(例如:政治環境的改變)…等等。
96.09.08 活動記錄--米爾格蘭的「服從權威」實驗
史坦利‧米爾格蘭於1933年出生於美國紐約市。父母親是來自東歐的猶太移民。51歲就因心臟病過世。他是二十世紀最卓越的心理學家之一。米爾格蘭對於服從有興趣的根源,來自於他早年對猶太民族的認同,以及他下定決心要徹底了解大屠殺。二次世界大戰殘酷的暴行深深烙印在他的心靈深處,激勵他發展特殊的研究方法來探討檢驗它。他的「服從權威」實驗,呈現出人類行為令人不安的看法,一再顯示我們準備服從權威的強大力量,遠遠超乎我們的預期,強烈到足以讓我們違背自己的道德原則,單憑權威的力量就能迫使一個人去傷害另一個無辜的人。
1961年5月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通過米爾格蘭的研究計畫經費,6月18日他隨即在報紙上刊登廣告徵求「研究記憶」的自願受試者,參加者可以獲得四美元外加五毛美金的車資。他並且建造一部假的電擊儀器,擬定實驗的實驗程序,撰寫並練習實驗過程的指導語和劇本,以及組成一個研究小組,預先測試部份的受試者。通過所有的實驗程序,直到全部有問題的步驟解決為止。最後,實驗室終於在8月7日正式開張。受試者的安排以每一小時為一單位,星期一到星期五從下午六點起至晚上十一點止。星期六和星期日則整天進行,受試者年齡分部在20-50歲之間,各種背景都有,不過都是男性。人們自願參加實驗有各式各樣的理由。
米爾格蘭的研究助理,威廉斯(高中生物老師)扮演實驗者的角色,麥唐諾(會計師)擔任學習者的角色。他們不是專業演員,但經由不斷的演練,兩人都可以將自己的角色演得非常逼真。威廉斯向受試者介紹學習和懲罰的理論,實驗要研究什麼樣形式或不同對象施予的懲罰對孩童的學習,更有效率或讓他記得更牢。然後抽籤決定一人扮演老師(受試者),一人扮演學習者(麥唐諾→華萊士先生) 。
在進入「記憶研究」之前,受試者將被引導相信許多事情──實際上這都不是真的。1.這個實驗不是有關懲罰與學習。2.華萊士先生由麥唐諾扮演學習者的角色。3.抽籤過程作弊,兩張紙都寫著「老師」,確定受試者一定會抽到老師的角色。4.電擊儀器看起來很權威,從15伏特到450伏特,標示輕微、中度、強度、超強、特強、極強、劇烈電擊。
但實際上不會真的對學習者施加電擊。學習者悽慘可憐的尖叫聲,及堅持要求要離開的聲音,都事先錄在錄音帶裡,配合特定的電壓伏特值播放,而學習者的回答反應,則是依照事先定好的正確或錯誤的回答模式。
實驗者帶老師和學習者進入一個小房間,請學習者坐下,捲起右手臂袖子,將手臂綁在坐椅的扶手上,並在右手腕關節的位置裝置一個電極,敷上電極膏(提供良好的導電性,並避免起水泡或燒傷)。電極是連結到隔壁房間的電擊產生器。而老師必須讀一組配對的詞「強壯的手臂」、「黑色的窗簾」……,而學習者要試著記住。接著老師讀「強壯的」,再唸「背部、手臂、樹枝、推擠」,學習者要按開關表示他的答案,答錯了,就要接受電擊作為處罰,實驗進行時,受試者(老師)無法看見學習者。
另外,實驗者為受試者事先講解說明,如何操作電擊儀器,如何唸送配對詞,如何回應學習者的回答(例如:強壯的樹枝,「錯誤15伏特」,按下開關,讀「強壯的手臂」。實驗者並且給予受試者一次真正的電擊,讓受試者相信這是真的,並且要求確實遵照實驗程序進行。
然而,一旦受試者開始教學工作,心理都很清楚這種懲罰關係的牽連確實讓他們很苦惱,但從來沒有一位受試者曾經拒絕。另外實驗者會預備好四個提示,當受試者表示不願意繼續實驗時,可以按照順序使用,第一個是「請繼續」,最後一個是「你沒有選擇、你必須繼續」,如果受試者拒絕,實驗就此中斷。實驗結束,實驗者會進行一個評估與簡報程序。包括,蒐集受試者個人資訊,讓受試者對進行實驗的經驗回答問題,最後向受試者揭露實驗的真相,讓他和學習者(華萊士先生,麥唐諾扮演)見面,讓受試者知道他沒有受傷。
1960年代後期,在人格及社會心理學家之間,持續激烈的進行一項爭議「特質與情境的爭論」,是由一本具爭議性的書「人格與評鑑」煽動而起的,本書作者是密夏雨。書中討論集中在下列問題:「什麼是一個人行為的決定因素」?是個性還是他認為自己所處的情境?
密夏雨認為傳統上的觀念把人格特質當作行為的主要基石,這是錯誤的看法,他認為一個人的行動受當時的情境影響比較多,而非個性特質使然。1960、70年代情境論者經常引用:「四段距離系列研究」(遠距情境、聲音回饋情境、拉進情境、接觸情境),認為服從是情境特質的呈現,隨著老師和學習者之間的接近距離而改變,超越人格特質的變異性。米爾格蘭也認同情境主義論者的觀點。
本世紀的社會心理學,揭露了一個主要課題:「決定一個人將如何決定的因素,經常不是這個人是怎樣的人,而是他處在什麼樣的情境下」。一系列的服從實驗除了顯示驚人的結果外,也帶來各式各樣的討論與批評。雖然米爾格蘭在進行研究時,已經考慮到道德問題,但在經過發表後仍然引起強烈的爭議。
教育部長曾志朗教授的夫人洪蘭博士,在法學院唸大三的時候,對於「服從權威的實驗」感到驚訝且佩服,於是放棄法律系轉入心理學系。
96.09.08 活動記錄
佛洛伊德的人格理論
佛洛伊德(1856-1939)在維也納度過了大約80年的歲月,他接受醫學訓練,之後再專門研究心理的和精神的疾病,創造了著名的「精神分析學派」。
他堅信性方面的困擾是人格失調最常見的一種特徵。他認為人格發展的性心理階段分為口腔期(出生─1歲)、肛門期(1-3歲)、性蕾期(4-5歲)、潛伏期(5歲─青春期)性發展期(青少年─成年)。口腔性格的特質是嘮叨、聒噪、爭辯、攻擊性強、抱怨、容易嫉妒別人。肛門性格的特質是固執、倔強、主觀、暴怒、渴望控制或權力。性蕾性格的特質是焦慮、卑微、莽撞、無所適從,帶有強烈的自戀色彩,拼命與人競爭以求取成功。
他很重視早年兒童經驗對人格發展的影響,主張個體的人格在5~6歲左右就已大致定型。他最大的貢獻在於他對神秘的潛意識力量的研究,他相信我們具有一個會持續不斷地影響我們的行為,並能獨立運作的潛意識心靈。
他把人格的結構看成是由三個敵對的派系所組成的:
1.本我(id):生物我,它是人格最原始的部分,當個體的生理需求達到某種強度時,它就變得很活躍,遵循享樂原則。
2.自我(ego):是主宰的我,是「心理社會」的我,是控制較高層次心理功能的行政主管,遵循現實原則。
3.超我(superego)是完美的我,是道德與理想的我,視道德良知為至高無上的指導原則。
佛洛伊德認為人格的結構本身就是內在衝突的根源,心理症部份是由互不相讓的三個我的敵對競爭所致。當自我在人格中變成真正的統合力量時,當超我被轉成與自我的要求相符合時,當本我的衝動被適當的經驗到且昇華時,當一切壓抑終於被消除時,個人就已達到統合我的境界。他已成為一個自我實現,關懷別人,且對社會有所貢獻的一個成員。
榮格的人格理論
榮格是瑞士精神科醫生(1875-1961),是「分析心理學」的創始人。他曾數度嘗試與原始部落土著共同生活,直接了解他們的生活型態。他也研究原始儀式、慶典、神話學、象徵學、煉金術、易經、占星術、玄密學、超覺感應、卜卦、巫師、特異功能、降神術、飛碟、招魂術,來了解人類的真正本質。1911年在佛洛伊德的推薦下,擔任國際精神分析學會的第一任主席。
榮格認為人並非由自己所主宰而主要是受一些不為我們所知的力量系統所控制。這些力量來自於自我、個人潛意識和集體意識。而我們的意識部分僅僅是潛意識的滄海一粟。潛意識具有負面效應,也具有積極作用,它賦予人創造力,能幫助人確立生活意義,並且指導人追求個人獨立,正是人的這種潛意識,構成了每個人的獨特性格。
性格是一個人在現實的穩定態度和習慣化了的行為方式中所表現出來的個性心理特徵。榮格將性格分為內向型與外向型。他認為性格內向的人,很少向別人顯露自己的喜怒哀樂,在情感方面經常自我滿足,珍視自己的內在體驗,在他人面前容易害羞,說話緊張、做事深思熟慮,但缺乏實際行動。常有困惑、憂慮、鬱鬱不樂之感。性格外向的人,經常對外部事務表示關心和興趣。生性開朗、活潑、自由奔放、擅於交際、常依賴他人或活動來滿足個人情緒的需要,十分健談、不拘小節、容易產生輕率行為。
榮格認為個人還有四種心理功能,即感覺、直覺、思維和情感。兩種性格類型四種心理功能的不同組合,這就構成了八種性格類型。內向性格包含:1.內向感覺型2.內向直覺型3.內向思維型4.內向情感型。外向性格包含1.外向感覺型2外向直覺型.3. 外向思維型4. 外向情感型。
性格結構具有完整性和衝突性,確定性和變異性,複雜性和主導性,且具有表層和深層的特徵。這些性格類型,具有各自的特徵及特殊功能,對個人的成長與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2007-09-06
認知謬誤
- 轉錄三則有關認知科學研究大腦錯覺的例子,或主張世界以波型態存在,或研究靈魂與身體分離經驗,或藉魔術說明腦子曲解的過程。這些觀點在在挑戰我們習焉不察的現象,同時可以刺激教育工作者思索教育的真諦,以及校園現場日常生活中的「盲點」。
- 史丹福大學神經生理學家Karl Pribram在70年代因不滿傳統腦科學的觀點,提出以全像推論(holographic analogy)解釋腦的運作,無意間觸及「物體真實性」的議題。他認為我們所看到的世界根本不存在,或者說不是以我們所認識的方式存在。甚至聯想假定這樣的說法可以成立,那麼許多修行者主張「現實是虛假,一切只是幻影」的說法將成真。向來認定真實存有的事物,不過是一個超級巨大共鳴交響的波形,當我們感知後才轉換成所認為的世界。(錄自《全像宇宙投影》85-6頁)
- 科學家成功仿造靈魂出竅
【閻紀宇/綜合報導】中國時報 F2/國際新聞 2007/08/25
許多人宣稱曾經歷過俗稱靈魂出竅的「出體經驗」(out-of-body experience ),感覺自己的意識(或靈魂)暫時離開身體,從另外一個地方觀看自己的身體。而科學家已成功以人工方式模仿這種經驗,顯示它很可能是腦部因為混淆視覺和觸覺而產生的錯誤感受。 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神經學研究中心」的艾爾森與瑞士洛桑聯邦科技學院的布蘭克,各自領導一個實驗團隊模仿出體經驗。他們的成功也證明這種經驗未必與中風、癲癇、吸食迷幻藥物有直接關聯。論文刊於最新一期的美國《科學》周刊。 - 實驗證明 情緒恐懼產生錯覺
- 艾爾森博士的團隊讓受試者兩眼各戴上一個顯示器,讓他們只能看到由攝影機從後方拍攝的自身影像,然後研究人員以塑膠棒觸碰受試者的胸膛,同時在攝影機前舉起另一根塑膠棒,造成受試者影像也被觸碰胸膛的視覺印象。 這時受試者一方面感受到自己的胸膛被觸碰,一方面也覺得從後方看到自己被觸碰,就好像自己的意識位在自身後方,產生一種既怪異又真實的感覺。 艾爾森的第二項實驗,讓受試者看到一把鐵鎚即將打到身體影像的某個部位,同時測量受試者皮膚的導電性,結果他們都出現恐懼的情緒反應,顯示他們的自我意識似乎離開身體,轉向即將被鐵鎚打到的虛擬身體。 布蘭克的實驗則是運用3D虛擬實境目鏡,受試者會在其中看到2公尺前方出現自身的影像、一個假人或者一塊黑板。研究人員以油漆刷觸碰受試者的背部,而目鏡上也會出現影像被油漆刷觸碰,節奏有時與真實的觸碰同步,有時則否。 接著受試者被蒙上眼罩,帶向後方一段距離,然後解開眼罩,走回原處。那些自身被觸碰時也看到自身影像同步被觸碰的受試者,平均多走了25公分,顯示他們經歷了出體經驗,因此認為身體原先的位置在實際位置的前方。
- 感覺訊息 大腦也會製造假象
- 艾爾森解釋:「這項實驗是改變視覺訊息的輸入方式,以及視覺與觸覺訊息的關係。大腦一直在處理感覺訊息,它有時會欺騙自己…… 大腦製造的影像未必真實存在。」 艾爾森與布蘭克並表示,實驗成果有助於深入探討人類如何界定「自我」,協助電腦遊戲公司設計虛擬實境遊戲,增進遠距醫療的品質。
耍弄認知錯覺欺騙你 觀眾一揣測 魔術師就笑了
【楊明暐/綜合報導】中國時報 F1/國際‧運動 2007/08/23 - 「意識科學研究學會」(ASSC)今年6月下旬在美國拉斯維加斯帝國皇宮飯店召開年會。會議重點之一,是討論人類如何了解和曲解真相,會中特別安排幾位專業魔術師現身說法。從他們口中,科學家認識到原來魔術師都是操弄觀眾心理的高手。
- 獲邀出席的魔術師都是雄據一方的大師,如詹姆斯‧蘭迪(藝名:「驚異的蘭迪」)、強尼‧湯普森(「了不起的湯松尼」)、麥克王(Mac King)和泰勒(Teller)。有些戲法甚至成科學家研究認知和注意力極限的教材。
- 鳳凰城貝洛神經醫學中心科學家蘇珊娜‧馬丁內茲─孔德說,這幾位魔術師不僅是世界級的表演藝術家,他們之所以獲邀參與她所主持的「意識的魔術」討論會,是因為他們精通魔術背後的認知原則。
- 魔術表演在拉斯維加斯可謂司空見慣,典型的表演是:一位名叫「妙賊阿波羅」的魔術師眨著雙眼,拱起手來,像支鵝頸管檯燈轉來轉去,把觀眾們的注意力指向錯誤的方向,利用聲東擊西手法從觀眾口袋裡掏走鋼筆、帳單、鈔票甚至他們腕上的手錶。
- 實驗心理學有個常出現的話題,稱「認知的狹隘」(narrownesso f perception),即一個人在嘈雜環境中能感受到的,只有極少數會進入他的的認知裡。
- 本屆ASSC年會,一位神經學家曾播出一段影片,呈現所謂「不注意的盲目」(inattentional blindness)現象。影片中,6名男女,一半穿白襯衫,一半穿黑襯衫,將幾顆籃球投來投去,神經學家要求觀眾數算穿白襯衫的3人完成多少次傳球,不讓黑色那一方截走。 影片進行幾秒後,觀眾之間爆出笑聲,原來影片左方出現一個裝扮成大猩猩的人出現在螢幕左方。傳球這件事早已被觀眾拋到九霄雲外。
- 魔術師對他們的絕活皆諱莫如深,但在談到魔術中的「認知錯覺」時,和科學家一樣認真。當他們進行表演,會用一個動作來掩飾另一個動作,而當他們暗示某個東西存在時,實際上並不存在。蘭迪說,這是利用觀眾會花腦筋去填補腦中空缺,也就是揣測,來達到誤導。
- 魔術師泰勒則以教授的口吻,解釋優秀的魔術師如何利用觀眾想要找出其所慣用模式的心理,順水推舟,從而達到欺騙觀眾的目的。
- 泰勒拿起一個金屬桶子,從空中憑空抓了一枚又一枚硬幣,然後「噹啷!噹啷!」扔進桶內,當觀眾開始懷疑硬幣藏其指間時,他露出空無一物的手掌,接著又「噹啷」扔了一枚硬幣進桶,而後又從一男士的白髮間抓出一枚硬幣。
- 在表演的高潮,泰勒摘下一位觀眾的眼鏡並拿到桶子上,這時「噹啷噹啷」,又落下兩枚硬幣。泰勒後來又表演了一次,並對每個步驟做出解釋,科學家這才知道他們心裡不斷形成錯誤的揣測,並且一再被騙。敲桶子的錢幣有時藏在泰勒的右手上,有時藏在他端著桶子的左手指縫間。 泰勒最後對魔術下了他的定義:「在真實世界中沒有一種戲劇性的因果關係,但這種關係在我們心中卻認為應該存在。」
2007-09-04
2007-09-02
愉快的例會
高老師先介紹前次討論的重點,認為解決人類面對的問題,需從治本思考,處理更深層的癥結。如同中醫治病,講求整體觀察,挖掘病灶真正的成因。我們還運用認知科學的知識,對治日常生活中的困境。
秀錦提問,敵人一定要真實存在,才會造成不安?高老師回答:「敵人或許存在,或許沒有,而是在想像中出現。但造成影響的關鍵來自於自己的想法。相反地喜歡也會有問題,因為有人對新軟體、新車子產生貪著,於是羨慕或嫉妒富人。這些想法有好壞的價值判斷,也有情緒,會演變成行動。」
盈慧提及自己容易情緒波動,如何解決?高老師回答:「把自己的驚豔當作材料,分析發生的情況。」盈慧認為在很疲累時,遇到別人要求做事,脾氣就來。高老師猜測:「這種情形可能發生多次,因此當時的內心會編故事,認為那個人又來了。」
紫晴想到當孩子很想要某樣東西時,就一定堅持獲得,這樣算不算太貪著?不過當媽媽的她總是延遲讓孩子得到,以免增長其慾望。接著又詢問一般學校實施生命教育的情形,尤其宗教團體介入時,利弊如何?
首先我以老朋友煥銘做個單親爸爸的心聲來回應與孩子拔河的辛苦,再來分析「生命教育」的概念相當分歧,施行的內涵也十分多元。然而淺見主張不論什麼團體進入校園實施生命教育,學校相關人員對其師資、課程與教材必須瞭解。其次校內教師與行政人員有必要瞭解生命相關議題,特別學生自殺或死亡,教育工作要能預防,且具悲傷輔導的知能。
接著我的話,秀錦談到前陣子校內也有家長意外身亡的例子,可惜學校光注重標準作業程序的建立,但忽略心靈部分,尤其受創情感的輔導。老師應學習這方面的知識。
施老師提到我們經常關懷的課題,為何只有九年一貫,而非生死一貫?教育政策制訂是否對生命理解不足?此外又提到本身過去帶班忙碌的情景,每天提心吊膽,深恐調皮的學生出事。而且同儕間幾乎沒有時間溝通,切磋教學;家長與學生的問題不斷糾纏,壓力從四面八方湧至。
宏熙認為:「目前整體環境對老師不利,從課務、行政來看,涉及政治與文化,如何改善環境,值得深思﹗」
最後楊老師說明自己實習與教甄的經驗,發現失意的日子難熬,省思內心種種反應。後來接受指導老師的說法,如果遇到挫折不能通過,以後如何教導孩子度過難關?
2007-08-12
為誰辛苦位誰忙
樂享親子生涯 96.08.11
當我們在欣賞親職生涯中的每一天時,千萬要牢記將眼光放遠,這有助於讓親職生涯的各個階段在平和中度過。我們的人我關係,正如生命本身,都非靜止不動的;然而我們卻將自己的大半生命浪費在要求維持現狀上。親職生涯教導我們彈性的必要,放棄控制權的重要性。
a. 父母應該是要享受為人父母的樂趣,假如你並沒有享受到這個樂趣,或許你太努力、做的太過頭了~[教養的迷思 商周]
b. 住在風氣良好的社區裡、給予孩子一個溫馨的家庭、在他需要你的時候及時出現 一切順其自然,就是你給孩子最好的禮物、也盡到做父母的責任了。
c. 一位敏感的母親,往往能從嬰兒本身的觀點來看事物。當她感受到幼兒的訊息後,能正確地闡釋,並適切的做反應。而非敏感型的母親則往往照本身的情緒與意願,強加諸於小孩身上,而扭曲了幼兒的真正需求。所謂「愛」,不僅是對所愛的人產生溫馨、珍惜的感受而已,也必須加上雙方的共同快樂、相互了解,以及互作反應。~[母親的角色 遠流]
d. 人們眼中的好媽媽
1.女兒
孩子不是自己的領主,更不是自己的附庸,親子間是對等的關係。這種對等,並不是指相處態度,而是情感上的依歸。人人都是獨立的個體,不管你是為人子、為人妻、為人母,不同的角色,相同的是那份獨立性,我們當然需要在乎身邊的人、當然需要彼此相爱,但不代表我們應該失去自己。也許生命在不同階段,不同事物所佔的比重會隨之改變,但不管怎麼說,我們都必須留個位置給自己。
另外,我不相信青春期的孩子,會有哪個人相信父母是自己朋友的這種鬼話,我也不覺得父母成為自己的朋友就會對自己比較好,如果所有人都是你的朋友,那家庭還有什麼功用?和父母間的相處模式、以及對父母的期待,本就和對朋友的不一樣,沒有人會對朋友耍賴、也沒有人會對朋友大發飆,雖然這樣說有些自私,但父母,尤其在青春期,的確扮演著一個釋放情緒的出口,失去了這個出口,我們會失衡的,不良少年的身邊,只有朋友,不是嗎?
同時,多數父母會因孩子的語帶保留而失落,但一定的距離、一定的保留,是對彼此的一種寬容,知道太多,不一定是好的,再開明的父母也會放不下他角色中的那份牽掛。而且我們總該學習著自己獨立面對一些問題、學習著犯錯,這段輕狂,是上天給我們的禮物,也只有這段時間,我們可以沒有顧慮的犯錯,也可以從這些錯誤中,學會一些生命想教導我們的課題。
還有我覺得父母不需要完美,讓孩子明白"不完美是生命的常態"是很重要的,我們必須要學習包容彼此的不完美,也要學習包容生命中所出現的一切不完美,更要知道,這些不完美、這些缺憾,也是另一種美好,只是自己當下看不到。不過不完美的父母,要試著控制自己的脾氣,不能說反正人非聖賢,就隨隨便便情緒失控(老媽我不是在說你,別對號入座),自身的穩定性,也會影響到孩子的穩定性,更會影響孩子對這個世界的認識,若他覺得"世界上的人都像我爸媽一樣可怕",他何來的安全感可言,而對這世界的一切何來的信任可言?
談到信任,父母要學著信任孩子,其實這也牽涉到一個課題,叫做"適時的放手"。我明白父母是因為擔心,害怕他們會失敗受傷,但你為什麼要怕他們失敗?如果你相信他的能力,他為什麼沒有成功的可能?就算他真的失敗了,只是代表他要更努力,失敗不是絕望,只是現在還沒有達到自己的理想罷了,生命這麼長,為什麼要急著讓他成功?只要相信他、相信他的每一個決定,就算他繞了一大圈、就算他很辛苦,但他總會走出屬於自己的未來。那會有人問,如果他到死仍是窮愁潦倒呢?然後呢?你覺得一個開開心心死掉的窮鬼,會比一個被名利所困的活人慘嗎?他畢竟是為自己而活了,儘管他的足跡不可取,但那是他自己的路,沒有人能取代的!
更何況,陶淵明、吳敬梓、曹雪芹、蒲松齡、梵谷..有哪個人生前就功成名就了..
如果父母不懂得放手,孩子這一生充其量是為你而活,不是他自己,這樣是你們所希望的嗎?什麼才算是成功的教育,讓孩子為自己的生命負責,就是成功的教育。
2.兒子
好媽媽要具備經濟獨立的能力,生活以孩子為重心,最好要善於烹飪;最重要的身教是和孩子一起讀書、成長,而且對孩子的教養宜適時的處罰處罰或獨立(不相信孩子是父母最不好的表現。)
3.孩子的爹:充分的信任,讓孩子學習自我要求、自我肯定。
4.家母: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會影響孩子的一輩子。
5.大姐:營造家庭的向心力,讓家人相處和樂、孩子身體健康最重要。
6.二姐:好媽媽要陪伴孩子成長,提供足夠的安全感和健康生活,所以要具備相當的耐心
與毅力。
7.彭老師:好媽媽要成為孩子的朋友,讓孩子會主動找她討論事情or表達問題,(每位母
親都要教導孩子,並協助孩子行善修福德,而不要寵愛或溺愛孩子,反而害了
他們。)
8.梁太太:好教練不一定很會打球,卻可以教出很會打球的選手。好媽媽是一個「掌舵」
的角色。
9.自己:身為兩個高中生的母親,我對自己的角色充滿「???」!
e. 八階段父母角色的檢視與調整
前言
雖然每個人都在學習如何做父母,但每個人其實也一直是個孩子。一旦生兒育女後,主要身分雖是為人父母,但也同時在重溫自己的童年時光。
~你的歷程是舉世皆然的,你的風格則是自己的~
1.公眾人物時期(從懷孕到生育)
懷孕婦女在生理上所經歷的變化,是她成為聚集眾人目光的人物 週遭總會有人向將為人父母的孕婦提供建言、猜測孩子性別…。即將為人父者則成為「總管」,極像搖滾樂團的團長,必須盡全力保證演出過程一路順暢,且多半樂於沐浴在「公眾人物」的舞台光芒中(注意力的中心、巨星級待遇都是「為了寶寶的緣故」)
~成為父母是唯一一個會完全顛覆生命的經驗,包括你的自我形象、他人對你
的認知、你在家中的角色等(自己原先的既定計畫永遠不再是絕對的第一優先)~
2.海綿時期(孩子的嬰兒期)
寶寶的出生為父母帶來喜悅和滿足,更帶來生活作息的束縛及自我認同的衝突。新手父母常為了寶寶的各種狀況,全然吸收孩子的需求,而不得不將自己扭絞成一團。
~此階段令人覺得無聊且耗費心力or很恐怖且讓人
筋疲力盡or很珍貴且時時都有奇蹟or以上皆是~
3.家庭管理員時期(孩子的學習期至學齡前)
當孩子開始站立走動並主動探索世界,在安全與獨立之間,父母受到嚴厲的挑戰:幫助孩子學習社交技巧、克服自己患得患失的心態、負責處理好家庭事務。
~西方俗諺:「孩子生命的頭兩年,我們把時間都花在教他們走路、
講話,而在剩餘的一生中,我們則試圖要他們坐下來並閉上嘴!」~
4.旅行規劃員時期(孩子的小學歲月)
孩子正式進入學校學習各種新奇的活動,途中會遇到各式各樣的人物 老師、校長、同學,他們都是孩子世界的一部分,而不是父母的。父母在協助孩子參與活動的過程中,創造孩子的童年並重溫了自己的童年。
5.火山居民時期(孩子的青春期)
青春期的孩子因荷爾蒙的變化極生理的成熟,伴隨喜怒無常、奇裝異服、反抗權威…,使父母猶如處在火山邊緣。此時如何在抗拒之間取得平衡,是親子和平共處的關鍵。
父母的衝擊:
<1>害怕失敗:受到孩子的排斥、拒絕,讓父母感到焦慮而自我譴責、自我懷疑(在
孩子踏入社會之前無法將孩子塑造完成)
<2>闔上童年扉頁:為孩子的童年作一個最忠實的評價,以回顧的心態度過這個似
乎遙遙無期的階段 當孩子如此奮力要追求獨立、要自給自
足,但同時內心深處卻又如此渴望得到父母的保證:只要孩子
需要父母的時候,他們必會在場作陪。
<3>夢魘重現:有駕照的再生學步兒,孩子迫不及待要獨立(父母也逐步進入中年
危機)
6.家庭重塑時期(孩子剛成年的時期)
當孩子離家,上大學、結婚、在外地工作,迫使父母不得不重塑「空巢的」家庭。父母應藉著子女的缺席,為自己的心靈重新上色,並重塑自我認同及親密關係。
7.功成身退時期(孩子的中年歲月)
孩子已長大成人,現在正是品嘗先前辛勤付出所結的美果的時候,你是否經由當祖父母而重生?你要如何為老年下定義?你要如何回應自由的呼喚?全是此階段的重要課題。
8.搶籃板球時期(孩子的老年歲月)
在生命最後的一段旅程,年邁的父母希望自己享有榮耀與尊崇,並保有在這個家族中領導的地位,欣然接受父母和孩子的角色互換,是做個智慧長者的必要課程。
在你閱讀親職生涯的各個階段之際,不妨捫心自問:我希望和我的家人保有何種關係?我希望我的親職生涯的第一章、目前這章、下一章和最後一章要怎麼寫?知道明日此時,今日將成過往,我要如何讓今日過得特別?我希望我的生命之書如何結尾?我希望留下什麼遺產?我希望我的孩子會對她的孩子怎麼說我?
母性 Mother Nature:A History of Mothers, Infants, and Natural Selectiontop
本書重新評估演化論相關辯論中的重要假設,堪稱先驅之作。赫迪細述雌性的擇偶及育兒策略如何影響演化,將科學領域中一些地位最牢固的理論推翻。本書堪為達爾文《物種起源》之最佳閱讀指南,趣味無窮,處處流露當代最傑出的靈長類學家之一畢生的無畏探索與縝密思想。 --法蘭克蘇洛威(Frank Sulloway),《生而叛逆》(Born to Rebel)作者
女人生來就具備母性本能嗎?母親出於本能而愛護子女,是東西方文化一向崇尚的理想,甚至科學界也普遍贊同,如今卻越來越受爭議。本書以全新的視野觀察母親的行為,並探討這新的理解角度如何改變科學家對人類演化的思考。
莎拉.布萊弗.赫迪教授援引人類學、史學、文學、發展心理學、動物行為學等多方面的知識,從「生物」與「遺傳」兩個不同的層面檢視母性本能。她剔除傳統刻板印象中對女性本質隱含的偏見,從不同於以往的角度來看母親的矛盾情緒、母職與人生大志之間的關聯、母愛與性愛的關聯,以及嬰兒的需求影響等。赫迪教授也解釋兩性長久以來關係緊繃的原因,這種緊繃又如何表現在現今社會控制女性生殖抉擇的意圖上。
人類以外靈長類的殺嬰行為是作者研究女性天性的起點,三十多年來她橫跨七個國家埋首工作,就是想更深入理解人類的親職心態,這當然與她為人母親又身兼教職的親身經驗有關,而本書正是最佳的成果展現。作者從歷史與演化的觀點闡述做母親的意義,打開我們未曾察覺的眼界,必將改變我們對於人類發展及人類行為的認知。
作者簡介 莎拉.布萊弗.赫迪(Sarah Blaffer Hrdy)一九六九年畢業於萊德克里夫學院(Radcliffe College),畢業論文是探討心理適應如何、且為何影響人類創造幻想的妖魔。這篇論文後來出版,書名為《奇納坎坦的黑人:一個中美洲傳說》(The Black-man of Zinacantan: A Central American Legend)。 赫迪是科班出身的人類學家,轉而對靈長目動物的社會學產生興趣。為了研究一種猴類雄性的殺嬰行為,進入哈佛大學研究所,於一九七五年獲得博士學位,論文以《印度黑面長尾猴的兩性生殖策略》(The Langurs of Abu: Female and Male Strategies of Adaptation)為書名出版,成為第一部從社會學角度分析靈長目動物兩性對立的研究。 多年來,赫迪發表作品甚多。《紐約時報》曾將她的《從未進化的女性》(The Woman That Never Evolved)列入一九八一年的重要書目。本書詳論雌性靈長目動物如何成為適應策略的主動者,有競爭性,而且在性的方面有自我主張。一九八四年間,她發表《殺嬰行為:比較的與進化的視角》(Infanticide: Comparative and Evolutionary Perspectives),獲選為當年的傑出學術著作。 她擔任「人類行為基金會」書籍系列主編多年,至今仍任職《美國靈長目動物學、演化人類學、人性期刊》(The American Journal of Primatology, Evolutionary Anthropology, and Human Nature)的編輯委員。她於一九九六年辭去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教職,與家人居住加州北部,從事棲地重建,並兼農作。 《母性》是赫迪一九九九年發表的鉅作,是她最暢銷的一本書,被《出版者周刊》(Publishres Weekly)及《圖書館期刊》(Library Journal)選為當年年度好書。
2007-08-09
2007-08-08
雜記
賈校長介紹帶領學生深入內心的方法:
每個人都必須瞭解自己,首先從「我是誰」的問題開始,教導學生往內挖寶。學生都有好奇心,有人對器物,如手錶、汽車、盒子等等;有人對動、植物,如昆蟲家畜、花草樹木。不過很少有人對大腦感興趣。這裡非指腦部器官,而是內部現象。我們應探索這個神秘盒子,獲取腦中埋藏的寶物。
其次讓學生明白認識自我的意義。會電腦的學生可以秀出或做出許多東西,同樣地我們的腦袋具備強大的功能,能做的事不可勝數,也裝了無窮的資訊——過去的經驗,甚至是整個世界。如果它一切完好,那個人就十分快樂;出了問題,如車子故障,人生陷入困境。
然後詢問學生:「快樂嗎?」「別人快樂嗎?」再擴大,「世界的情形如何?」真實的現況幾乎沒有人天天、時時快樂。有人因缺水或多水而不快樂,有人因戰火而悲傷。除了人類,還要想想其他生命。大陸的老鼠因水患喪失家園,不得已四處流竄,不但家破鼠亡,還要面對斷糧及補殺等種種災難。縱然一般動物,牠們的處境也好不到哪去。多數人接觸動物是在「大賣場」,這樣早已失去對動物整體印象,更別說對蟑螂、蜘蛛這類家居昆蟲的偏見。當牠們被殘害時,許多人不像看待貓狗般,具有同情心。最後請學生認真觀察及思維,世上的有情——人類和動物——到底有多少喜樂?
2007-08-07
圓滿教育雜記
這次介紹賈校長的一部新作品Inside the Nest of Thoughts,中文名稱暫訂為《念頭的巢穴》,對象為教師與學生。從書名「巢穴」來看,意指念頭如同鳥類,有回歸的地方,但不能永遠待在裡頭,需振翅高飛,也就是最終我們要超越念頭。一開始要談的重點在於大家習以為常的主客二分觀點,但這種說法是否正確?一般人都會主張,想本身及想的對象是兩件不同的事情。然而這會不會只是一種錯覺?其實這些都是過程而已,如流水、浮雲變動不住。接著大家會認為,我不同於我的念頭,而念頭具體可「握」。當仔細分析,念頭難道不是過程嗎?它因我們相信才存在。就像杯弓蛇影的典故,錯覺裡的蛇實際未曾出現。
2007-07-16
新年度活動開跑~~7/14(六)聆聽生命的訊息(重貼)
1.聆聽生命的訊息:
(1)透過安靜放鬆的聆聽,覺知生命中的點點滴滴。
(2)透過自我認識,了解我們都是一體的。
2.何謂學校:討論學校設立的意義與功能
※請各位夥伴注意:活動地點改為西湖國中 四樓906教室!
2007-07-12
新年度活動開跑~~७/१४(六)聆聽生命的訊息
१.聆聽生命的訊息:
(१)透過安靜放鬆的聆聽,覺知生命中的點點滴滴。
(२)透過自我認識,了解我們都是一體的。
२.何謂學校:討論學校設立的意義與功能
※請各位夥伴注意:活動地點改為西湖國中 四樓 ९०६ 教室!
2007-05-10
有關專注力
培養專注力
注意是任何學習與記憶的第一道關卡。當周圍的訊息在感覺器官登錄之後,形成了感覺的訊息,這些訊息如果不去注意,很快的從我們的感覺系統消失。感覺的訊息只有透過注意和辨識後才有機會進入中央系統所貯存。從認知歷程論的觀點來看,訊息的輸入與處理,在感覺登錄方面,最重要的是選擇性的注意以及注意力的控制,而在短期記憶或運作記憶方面,組織能力是另一項重要能力。所謂選擇性注意係指學習者在面對問題情境或學習環境中,能引導學習者之注意力,使其朝向某一特定刺激物之現象。而所謂注意力之控制,係指學習者能集中並維持其注意力,以使其朝向有效解決問題之刺激層面上的能力,學習者必要時且能轉移其注意力於解決問題有關的其他思考上。[1]
專注力定義
注意(Attention):個體對情境中的眾多刺激,只選擇其中一個或一部份去反應,並從而獲得知覺經驗的心理活動,稱做注意。當個體注意時,對選定而注意的刺激可以獲得清楚的知覺,對注意之外的刺激,則模糊不清,因而會出現視而不見或聽而不聞的現象。影響注意的因素極複雜,但其中有兩者最為重要,其一是個體的動機或需求,在有動機有需求的情況,會對滿足需求的目的物特別注意。其二是刺激本身的特徵,如刺激的強度(如聲音、光亮等)、變化(如霓虹燈)以及獨特性(如萬綠叢中一點紅等),均將特別引人注意。[2]
有四種類型的注意力:
1、持續性注意:在需要持續注意的長時段內,維持對一作業的表現所需能
力。
2、選擇性注意:個體在完成目標導向的行為時,必須過濾環境中可獲得但
卻不相關的訊息,而選擇與目標有關的訊息之能力。
3、分配性注意:一種能成功地處理兩個同時作業的能力。
4、切換性注意:兩個或多個訊息來源作交替監控之能力。[3]
專注力功能
費若奇(Piero Ferrucci)主張:「我們都有過這種經驗,就是把注意力集中在一個目標上,忘了其他的一切。專心是一種天賦能力,兒童在遊戲時也需要專心。專心的美與任何濃醇事物的美一樣,不摻雜任何的含糊曖昧。然而我們的四周充滿了誘惑,令我們分心。我們好不容易專心於某一主題,卻馬上又分神了。集中心思是自發的動作,保持專心卻是一種訓練。」[4]
注意力包括三項主要功能:1、知覺事件的導引,2、偵測信號以利於意識的處理,3、維持警覺狀態。[5]我們的知覺是有選擇性的,我們無法去看所有的東西或去注意他們,我們的能力有限,所以我們的知覺系統必須要能作選擇,而這些選擇就是注意力。[6]注意是學習的第一步,而其在學習過程中的重要性,我們首先必須主動的去注意某事才有學習發生[7]。董媛卿認為,專注力的不足,不但影響到學習的能力,而且做事容易虎頭蛇尾,無法貫徹,聰明才智便不易發揮出來,對一個人的發展都有不利的影響。鄭育能說:「一般而言,天分較好的學生,專注力似乎比較好,學習能力也比較強,並形成學習上良好的循環;相反的,專注力差一點的學生,學習的效果便不容易好,也就會有較多的挫折感。」
注意力集中能讓你避免外界的干擾,並能使你在任何比賽中有傑出的表現。這種心靈力量對生命中的競賽有極大的影響。只要你能完全專心於眼前的事,你會發現自己的休閒的時間變多了。排除內心中的複雜思緒,生活會因此變得簡單,並能感受到深刻的滿足。[8]
專注力訓練
亞倫.瓦利斯言:「威廉.詹姆斯在Talk to Teacher 這本小書裡提到「持續的自主專注力」,分析持續的專注力對道德、教育及許多方面的重要性,並認為能訓練學生專注力的教育體系是最優異的。雖然他認為持續的專注力可以訓練,但是坦承不知道如何訓練……有一位史丹福大學資深教育學教授曾在中學做過很多調查,發現光要讓學生專注就已花去課堂上很多時間,只有少部分時間真正用在教學。……我們可以花心思來研究專注力這個領域,也許從身體開始,嘗試不同的動作,作些簡短的練習。西方教育體系一直沒有回應詹姆斯的挑戰,但在百年後的今天我們不能迴避,應在課程設計時考慮進去。」[9]
達賴喇嘛與卡特勒(Howard Cutler)合著的《生活更快樂》:「從人腦的結構與功能來看,我們確實可以刻意選擇專注在正面的心理狀態,挑戰負面的心態,從而按部就班地修養心靈,培養快樂的能力,真正從內在改變。人腦的機制不是靜態的,也不是永遠固定,而是同樣具有調適能力。」[10]
注意力不集中之特徵有三:一、易為不相關的刺激所吸引,二、對外界太多刺激都感興趣,無法在眾多刺激中迅速注意到重要訊息,三、不注意常伴隨好動,如東張西望、動手動腳、不安於坐等。張宏亮提出增強注意力的策略分兩類:一、外在策略:服裝、對象、氣候、時間、測驗、戰術運用等模擬;二、內在策略:深度思考、集中一點、方格訓練、打電動玩具、習慣動作。[11]盧惠娟在班級上曾運用如下方法:
先請同學們閉目放鬆坐在椅子上,姿勢不拘,自在就好,此時也可以加上大自然的音樂,引導同學觀想白光溫暖自己,然後推己及人,而擴充到社區….宇宙。練習幾次後,加上專注的訓練,如老師念數字一串,結束後請同學們憑記憶記錄下來,約到八位數字的記憶就開始錯亂紛紛了。老師也可以把物品名、圖形、方位等十二種資料唸兩遍,再請同學們畫在本子上。多次練習後,也可提升專注力。
賈校長在演講中談到,培養專注力對小學與國中老師很重要,因為我們的一些能力——例如觀想、記憶力以及集中力——若在小學或國中不加以訓練,到了高中時這些功能會失去或減弱。其中所謂觀想是指你看到一個東西,然後閉上眼睛,此影像能夠鮮明的浮在眼前。簡單地測驗:若唸一串數字,你能記住幾位數?有些小孩甚至能記住十五位數,而且能夠鮮明看到那串數字浮在眼前,因此他可以由前往後、由後往前或由中間往左右唸出正確的數字。此種訓練不難,每天只要五分鐘即可。若我們不及早訓練小孩專注力,將會導致我們所教課程的百分之九十都因學生不專心而浪費了。我們可以幫助學生把專注的時間拉長,加強集中力,加強觀想能力,增長記憶力。除此之外,此種訓練也能改善小孩的行為。[12]
[1] 見梁仲容《國小學童注意力、認知風格、閱讀策略覺識與其國語文閱讀成就關係之研究》。
[2] 張春興《張氏心理學辭典》,1991。
[3] Mcdowd & Birren,《注意力的神經心理學基礎》,1990。
[4] 《高峰經驗——柳暗花明又一村》146頁,1996。
[5] Posner & Boies,《注意力的神經心理學基礎》,1971。
[6] Henry Gleitman,洪蘭譯《心理學》,2003。
[7] 楊幸真《注意力與學習之相關探討》,1992。
[8] Dan Millman《運動禪學》,2002
[9] 《破壞性情緒管理》254頁,2005。
[10] 《破壞性情緒管理》103頁,2005。
[11] 《集中注意力的外在因素策略》、《注意力的內在因素策略》。
[12] 引自88.8.4.賈校長講於埔里大成國中,高明道老師翻譯,李偉穎摘錄的文字。
2007-05-09
達賴喇嘛尊者專訪
競爭、野心、快樂秘方
本篇文章摘自: 商業周刊第 1015 期 整理者:賀桂芬
這次當達賴喇嘛知道《商業周刊》在亞洲大華人圈,尤其是企業菁英之間的影響力,他慨然應允擔任《商業周刊》客座總編輯,並且希望將焦點集中在企業所面臨的種種挑戰,他要首次與亞洲企業界對話。面對這位全球尊敬的精神領袖,襯著終年積雪不化、閃耀著銀色金屬般光芒的喜馬拉雅山脈,我們感覺達賴喇嘛自己就是個發光體,他與我們談競爭、野心、財富,談企業在宇宙中的影響力和責任。他說,未成年人靠學校教育,成年人教育,要靠企業來貢獻心力,企業的重要使命,不僅是追求競爭力,更可以發揮對人心靈的影響力,這是他作為客座總編輯要提出的最重要觀點。以下是談話摘要:
我看企業競爭我贊成符合人性的競爭,你可以大方告訴對手:你要努力跑第一,我也要!《商業周刊》問(以下簡稱問):《商業周刊》讀者多為亞洲各界領袖,面對全球競爭,亞洲領袖面臨許多重大的挑戰和變化。他們要如何才能有澄明的心和智慧面臨變局? 達賴答(以下簡稱答):這個不容易,但我認為這很重要,重點是必須認清事實的真相,才能採取務實行動。 每一件事情都不是獨立存在的。我們最常犯的最大錯誤,是當某件事發生,我們只注意那件事情,卻忘了其他因素。很多事情是因為這個、那個,因為昨天、幾年前、甚至上一世紀、十八世紀、十九世紀就發生的一些錯誤所連帶影響發生的。伊拉克危機,很清楚,它並不是因為單一個人——海珊而發生的。沒那麼簡單,如果只處理單一的事情,採取的行動就會很不務實,解決一個問題,卻會製造更多問題。這是我的看法,除此之外,我不知道。(哈哈大笑)最簡單的辦法大概是喝點酒,把所有問題都拋諸腦後。(手往腦後一托,做睡覺狀,再度哈哈大笑) 問:你常談到慈悲。企業界領袖經常面臨很多很激烈的競爭,有些競爭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在這種情況下,還能對對手慈悲嗎?
答:這種「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看法是不務實的,沒這回事。競爭有兩種,一種是簡單的「我不要落後別人,我要跑第一,或至少像別人一樣」,所以你努力,這是正面的競爭,這沒問題;但另一種競爭,為了要達到目標,贏得財富,為了搶第一,給別人製造了很多問題,很多困難;存這種心態的人都有相同的信念:「除非摧毀別人、清除障礙,否則無法成功」,這我認為是負面的競爭。第一種競爭,你可以大大方方的告訴你的對手:我要跟你競爭。但彼此間還是好朋友;第二種競爭,你不可能告訴你的朋友:我其實是製造了一些問題給你,在你前進的路上設置了一些障礙。我贊成符合人性的競爭行為,就是你可以快樂的告訴別人你的競爭行動,這件事你很自在、很安心;你可以大方告訴人家:「你要努力跑第一,我也要!」這是很健康的競爭。另一種,在潛意識裡有惡意,最後即便你贏了,內心深處,你會覺得不舒服。 問:所以你不反對野心? 答:不,有野心沒什麼不對。我是個佛教徒,我最終的野心想要成佛,這可是很大的野心吧!(哈哈大笑)為了這最終的目標,我非常努力,所以野心不壞。但有些野心,比方,最糟的是為了得到更大的權力,為的是要消滅、摧毀我的敵人,這種野心就是很粗野、很不好的。另一種,有人立志要成為這星球上最知名的人,這種野心很幼稚,事實上,我覺得那種野心是愚蠢的野心。 問:有些企業用非常殘酷的手段賺很多錢之後,才花錢去做善事,你的看法? 答:一般來講,我認為這是錯的。但這主要還是要視動機而定。有時為了達到某些正面的目標,經過科學的計算、研究、調查,得到的結論是,欲達到某種程度的目標,必須做某些程度的犧牲,那麼,一點點的硬心腸是必要的。
問:你的意思是,如果目標是正面的,即便過程有些負面的事情,你也同意?因為很多企業經常面臨這種過程與結果的兩難。 答:是,我同意。有時我們的評估、研究或許無法精確計算目標與代價,但未來永遠如謎,沒有百分之百一定如何的保證,對嗎?所以,一切事情的對錯,端視動機而定,如動機純正、慈悲,即便有些方法錯了,那就只好說抱歉了。剛開始是對的,動機是好的,每個人也都知道,很清楚,但後來,因為某些因素,沒有達成目標,也沒有後悔。我看見股東利益企業應當視員工如股東,員工努力工作是企業成功的關鍵。而股東只是出錢。
問:很多企業優先順序是股東、消費者、最後才是員工,你認同這順序嗎? 答:(想了三秒) 事實上,比起資本主義,我更認同馬克思主義。原因之一是,馬克思主義比較重視員工和消費者,而不是把股東擺在第一位。比較會考量平等的分配,而非純利潤考慮。不過那些所謂的社會主義制度,最終大家都變得很窮。(哈哈哈哈)沒有利益給股東,就不會有錢,無錢,就無法發展。但如果只把股東利益擺第一,長此以往,你將會失去消費者,以及員工。惟有同時平等兼顧三者的利益,企業才會成功;如果你不關心消費者,今天十個,明天五個,後天零個,都跑光啦。(哈哈哈) 問:所以你認為這三者應當平等對待? 答:對,我認為這樣最好。當然,還是視實際狀況彈性調整,如果這一年非常成功,利潤更多,就分享更多,如果營運狀況不好,你必須考量現實,你必須告訴員工,今年我們的生意很差,所以請想想,他們不會有壞的感覺。我覺得企業應當視員工如股東,因為員工努力工作是企業成功的關鍵,而股東只是出錢,努力工作的是員工,你必須感激他們的付出,尊重員工。 問:亞當史密斯的國富論,每個人用合理的方式追求最大的利益,最後會達到社會最大的利益,這一點,你的看法?
答:經濟理論我不懂。我的一個朋友,他是許多大企業的顧問,有一次,他提出一套如何縮小貧富差距的理論,這理論看起來很美,那就是,盡可能把中產階級擴大,上面的富有階級及下面的貧窮階級就會縮小。社會是所有個人的結合,如果社會主義國家的發展是犧牲個人的利益,所有的共同利益的努力,結果就變成災難一場。 我們佛教也一樣,七○年代的時候,在印度南部的難民營,我在難民營推動共同廚房(大眾食堂),節省了很多能源和燃料,很多家庭一起做飯。一開始,因為大家的熱情,一切事情都很美好,但幾年之後,這個制度自動消失了(哈哈哈哈),這是人性。 問:所以每個人必須先利己,事情才能成功? 答:對了,對了。每一個個人快樂、富足、繁盛,整個社會才會繁榮。經濟繁榮的社會,它的內涵是每個個人的富足。我看企業家責任要讓公司成為一個快樂的大家庭,不僅關心員工身心健康,同時兼顧員工心靈健康。就像剛講的,企業的股東、員工、消費者必須兼顧。社會也是一樣,只考量個人,不考慮社會,是死路(extinct)一條;只考慮社會,不考慮個人,也是死路一條。只有幾個快樂、健康、富足的家庭,社會大部分人都窮,最後這幾個富足家庭會身受其害;整個社會富足,每個個人才能得到最大的利益。因此社會是底線。只為社群競爭,是死路,只顧個人的競爭,也是死路。我想,現在是我們認真看待這些事情的時候了,我們必須進行一些研究、調查,有些社會完全物化,人性、心靈的價值和活動越來越少,教育忽略心靈活動和溫暖的心,這問題非常嚴重。
問:你曾經提倡宇宙責任,你的定義到底是什麼?企業與它的關係是什麼? 答:經濟已經全球化,環保層面大家也已經開始有概念,但人道、人性關懷還是非常有門戶之見,這也製造了很多不必要的問題。歐盟成員國家以前都認為自己國家的一切最重要,現在他們沒以前那麼在乎了。每個國家也都高高興興的廢除了自己的貨幣,改用歐元,歐洲現在比較重視整個歐洲的利益,而不再是個別會員國的利益,這是進步。我告訴歐洲朋友,你們還該進一步把歐洲議會及歐盟總部搬到歐洲正中央,比方波蘭或匈牙利;北約應該把俄羅斯納進來,並且把總部搬到莫斯科,有些人笑我,但我真的這麼想。這樣一來西歐和俄羅斯之間的關係就不會再緊張。所以這些是我提出來的宇宙責任之中的一部分;全體人類應視彼此為一家人。我有個印度學者朋友,有一次提出緬甸、印度、巴基斯坦和斯里蘭卡應該組成聯邦或聯盟,我覺得這是很寬宏的視野,很偉大的構想,我向他建議,應該還要包括阿富汗和中國,那不就沒有戰爭的威脅了嗎? 問:現在很多企業用西方價值評價彼此,你認為在亞洲有何珍貴的價值能應用在企業上?
答:今天社會的很多問題都出在家庭,我無法說西方和東方價值哪個好,但有些社會,每個人似乎都變成了一部大機器裡的一顆顆螺絲釘,沒有作為人的感覺、感情。物質的價值與人性心靈價值兩者必須要結合。甜美溫暖的心讓我們有感覺,它像我們的避風港,我們需要更多內在價值。有些人嚴厲批評西方工業化社會及西方價值、西方文化,這樣也不太對,我們的確需要科技。有個宗教界的朋友,因為建了道路,村民變忙了,到教堂做禮拜的人越來越少,所以他抱怨現代化是壞東西。這是錯的,是愚蠢的,我認為,(用強調語氣)我們需要現代化!我們應使用這些現代化設施帶來的便利,來維持、提升我們的人性價值。 問:你談到人道價值,人性關懷,這一部分,企業界及企業界領袖可以如何貢獻?
答:企業界絕對是這個社會重要的一部分,我認為富有的人可以做很多很好的事,企業界人士自然有更多、更大的潛力,因為他們有錢。我看心靈教育物質價值與心靈價值必須結合。甜美溫暖的心讓我們有感覺,我們需要更多內在價值。有一次,有一個印度人家庭來見我,希望我給他們祝福,我告訴他們:「我沒有什麼可祝福你的,你自已就擁有祝福之源。你只要把一部分錢,用在提升你的窮人同胞的教育和健康,那就是你得到祝福最適當的方式。」這也是我常跟我歐美朋友說的話。我想他們能做的,最多是在教育,基本上,我有一個感覺,有錢的人應該把心力放在現代化教育體系上,尤其是心靈的教育。現代科學家已經了解到,人性、心理因素、情緒是非常重要的,一個人有愛心,你自己的身體、生活,你的家都會更好;已經有科學實驗證明這一點,我有些美國科學家朋友,比方艾克曼(Paul Ekman,全球面部表情權威)和戴維森(Richard Davidson,情緒研究專家,威斯康辛大學神經科學教授),他們發現透過改變心理狀態,的確能夠讓你的腦部跟著改變。艾克曼做過實驗,選了一些學生,教他們一些心靈的訓練,冥想、打坐,幾週之後,學生變得比較平靜、快樂。我認為教育非常重要,除了傳授知識之外,更要著重訓練孩子有溫暖的心。因此,我的願望,希望、祈禱,富有的人可以貢獻更多的心力在教育上增進溫暖的心的訓練。 同時我也認為企業可以一個星期讓員工練習打坐一次,讓公司成為一個快樂的大家庭。企業不僅關心員工身體健康,同時兼顧員工心靈健康,也許有用。我覺得這是可以做得到,也不貴啊。 問:你說過俗世的快樂應是心安、健康、伴侶、金錢,這個順序適用於企業界人士嗎? 答:我想,這毫無疑問。心安是最重要的,一個人如果心裡平靜,即便物質匱乏,這個人仍會是個快樂的人,因此,無心安、健康和婚姻,你不可能會有真正快樂的人生。如果同時有錢,那當然最好,你最好要有一點錢啦,特別是現在有些醫療很貴。(笑)我有些朋友,很有錢,至少是百萬富翁,但卻非常不快樂,他們擁有名利,教育程度很高,但卻很不快樂,老是處在焦慮懷疑當中。他們都很聰明,眼界很高,也因此他們總是期望很多、懷疑很多,相對的,阻礙也多,焦慮也多,壓力也大。他們的錢不能給他們帶來心裡的平靜,所有的教育,所有的名聲,也不能給他們帶來心裡的平靜,結果就是變成了不快樂的人。
問:若你是企業家,會是怎樣一位企業家? 答:一個會讓公司立刻倒閉的生意人。(眾人哄堂大笑) 問:很多企業界人士經常壓力很大,你如何處理壓力?你壓力大時會怎麼辦? 答:全西藏人都信任我、期待我,但事情沒那麼容易,我的確也常面對壓力。 但,想一想,對於壓力,如果這事是可以解決的話,你一定用自己的智慧去解決,何必煩惱?如果這事不能解決,煩惱又有何用?(兩手一攤)我的快樂秘方給你越多機會服務、幫助別人,你會得到一種信念:你的一生是有用的。 問:你永遠給人充滿活力的感覺。我們很好奇,你的行程經常很滿、很忙,在這種情況下,你如何保持心情平靜又充滿活力? 答:我每天很早起來,很認真修練大乘、菩提心、空性,甚至連做夢也在練習。我前面提過,我最大的野心,就是透過利益眾生,解脫成佛。所謂「乃至有虛空,以及眾生坐,願吾住世間,盡除眾生苦。」(編按:達賴一九八九年領取諾貝爾和平獎時,便以此為題發表演說。)這想法給我很大的能量,百年人生不重要,生命的意義在於服務眾人。挑戰越多,困難越多,給你越多機會服務、幫助別人,因此你會得到一種信念:你的一生是有用的。 問:你的健康不僅對六百萬藏人很重要,對全世界也很重要,你如何保持健康?你做運動嗎?
答:哎,有啊,有做一些,早上。 問:做哪些運動?
答:大禮拜(編按:重複以五體投地,全身伏於地面的方式頂禮,五體代表五毒,藉由大禮拜懺盡五毒。)以及在跑步機上跑步。見見不一樣的人,也讓我充滿活力。見面時大家在肢體上、情緒上、心靈上的互動,讓我很快樂。 問:即便你每天要見那麼多人,也不會累嗎? 答:西方有句俗語:那兒快樂,那兒就是我的家;誰對我好,誰就是我的父母。我就是以這種態度看待人事物,因此無論是中國人、印度人、歐洲人,遇見他們,都讓我感到快樂。把別人都當成老朋友,就是減壓的最好方法。說到緊張,有一次,我和周恩來會面(編按:在達賴喇嘛流亡印度之前),談西藏的發展。我為了那次會談,準備了好幾頁筆記;會談當天,我一入坐就立刻開始念那份筆記(自嘲的嘿嘿笑了起來),因為我很緊張啊。會談結束之後,我的翻譯一出來就取笑我:「看你緊張成什麼樣子,你應該先寒晅呀,但你都沒有。」(哈哈大笑,許久方歇)後來,經驗多了,加上學會用平常心看待每一個人,我想別人也是一樣這樣對待我。我只是個和尚,不多不少,沒有人能改變我這個身分。不管你說我是達賴喇嘛也好、神也好、法王也好,共產黨有時甚至還說我是恐怖分子(開心的笑),這些都無所謂。有些人說我是神,毫無意義!有些人認為我是惡魔,這也毫無意義。(再度哈哈大笑) 問:你看起來總是這麼快樂,你一生當中最快樂的時候是何時? 答:最快樂的時候?我認為可能是剛剛出生,吸著媽媽的奶,媽媽抱著我,那是我最快樂的一刻,因為那一刻的快樂是那麼深刻。我認為那是我日後擁有快樂人生的基礎。每個人剛出生時,如果沒有母親抱在懷裡、吸母親的奶,這樣的人,也許後來都會比較辛苦。你覺得呢?有個科學家告訴我,嬰兒剛出生的頭幾週,母親的肢體接觸,對嬰兒的腦部發展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因此我相信,比較慈悲的人,我希望自己是其中之一,像我,有比較柔軟、溫暖的心,我想這些人都因為母親充滿愛的照顧和餵奶,而經歷、感受到內心的平靜和滿足。以我的例子來說,我出生後幾年,我母親對我非常非常好。我的三項使命未來幾年內,我會完全退休。即使無法回西藏,我就快快樂樂的住在這裡。
問:你對母親的描述非常的美麗。 答:但我對我父親的描述就沒有那麼好囉,因為我父親脾氣不太好。有時候我還被他這樣喔(做甩巴掌狀,笑)! 問:我們知道你最大的願望,就是回西藏。如果這願望終其一生無法實現,你會如何呢?
答:過去幾年,我非常努力於三項使命: 第一、就是提升人性價值。沒有國家之分,沒有宗教派別之分,沒有種族之分,即便沒有宗教信仰的人,也都有權利快樂。第二、促進宗教間的和諧。所謂和諧,不是各宗教領袖間對對方微笑、握手之類的事情,而是了解其他宗教傳統的價值,發展尊重。基於此信念,我利用每一個機會,到其他宗教的寺廟或教堂去,對其他宗教表達尊重。我訪問葡萄牙時,也去法地瑪(F'atima,編按:葡萄牙中部小鎮,相傳聖母瑪莉亞在當地顯現給三位牧童,因此成為天主教著名朝聖地。)在法地瑪的教堂,我們一起做祈禱。那教堂有一座聖母雕像,當我要離去時,回頭看了那雕像一眼,我竟然看到那雕像在對我微笑!說不定是那裡出問題了(指指自己的腦袋,笑)。當然我是個佛教徒,但那時我感覺到,聖母瑪莉亞傳遞的訊息,和佛陀是一樣的,那就是愛與慈悲。也許我當時得到了聖母瑪莉亞的祝福。(開心的笑)第三項使命,就是西藏問題。六年前,我們(流亡政府)已經有了民選政府,因此我目前已半退休。當時間到來,在某種程度的自由下,當那一刻到來,我就完全退休了。 現在我七十二歲了,即便留在印度,未來幾年內,我也會完全退休。我的第三項使命,如果無法實現,我還可以活好多年,那麼即使無法回西藏,我就快快樂樂的住在這裡啊。
2007-05-06
機會教育
當天訓導處進行防震演習,以鼓聲代表地震來襲。七點四十五分到五十五分模擬地震時安全防護,學生需開門關燈,在桌子間就地坐下,以雙手掩頭,保護腦袋受傷。活動開始,學生當作幼稚遊戲,不情願手置頭部,且坐地下相互交談。糾正後,只得枯坐,捱過漫長的十分鐘。這時我為打發他們無聊的心情,說具憂患意識者——如軍人,平日會演練,也很警覺。要求他們想像真的地震來時,已有逃生的概念與行動嗎?這時春橡突然冒出:「如果是大地震,瞬間山崩地裂,我們只有幾分鐘時間,還是坐在地上嗎?」這是個好問題,也是個蠢問題。之前已將演習的過程和時間表告知全班,顯然他太不專心,不知道十分鐘後會演練戶外逃生——操場集合。我順著他的話題,推到極致,接續說:「當災難來臨,我們可能從一樓下陷成地下二樓。這時如何逃生?且當我們無法脫離困境,必死在這裡的時候,該怎麼辦呢?或許我們的時間長達一星期,或許三天,甚至只有幾分鐘。」話一落,沒多久鼓聲再度響起,另一種防震科目開始,全校師生往操場移動。
到了操場,副班長點名,訓導主任防災安全講解。光說不練,似乎不夠逼真。於是安排七年級體育班學生當作傷患,動員師生四人快速抬上擔架,作為活動結束前的高潮。主任這時強調學校演習符合標準作業。最後活動則是學生有獎徵答。
在主任宣導及詢答期間,美玲老師提及SOP(標準作業程序)的概念,說主任儲訓時曾學過。於是我們就以這次的活動為例,檢視不合「標準」之處。首先地震來襲為何要待在教室內十分鐘,有何依據?其次傷患若不只一人時,擔架及救援小組人員該多少才夠?最後回到我與學生的問題,我們教育人員會教導學生,當逃生無望時,如何面對死亡嗎?其實對於前兩點,就算有標準作業手冊,那本書也一定很厚,因為災害的情況有幾百種可能。可喜的是,我們多少還有這方面的學問,但是就最後一點,坦然地面對死亡的「知識」,我們掌握多少?
回到課堂第一節正好是自己的國文課,雖然段考將屆,我寧願多與學生談些生命。延續未完的話題,我先描述全班埋在地底下叫天不應,叫地不靈的畫面。然後想像一陣劇烈的搖晃,整個空間下沈,現場一片闃黑,土石崩落,飛沙滿室,許多人因此輕重傷;沒多久傳來哀嚎、呻吟、啜泣、恐懼、安慰與勉勵的聲音。沒有外援,受困者無法破壞鋼筋水泥的四周,也就難以逃脫。雖然塌陷停止,空氣卻異常混濁,可能越來越稀薄。有人需要食物,有人需要飲水,另有人要排泄,另有人犯幽閉恐懼症。我們該如何因應?
大家一開始當然希望存活,向寇說早餐的米漿現在派得上用場,還有學生提到飯團和麵包。我繼續逼近,問他們,當確定活命無望,怎麼辦?班上有兩位基督徒。我問你們會禱告嗎?子靖能不能帶領大家禱告?有位學佛的孩子,我問她:「念佛嗎?」其餘若無信仰者,將如何迎接死神的到來?對此突如其來的問題,或許一生中第一次有人提出的題目,空氣中的答案僅存一片沈默。其實我自己也沒有確切的答案,拋出問題無非想與學生一同成長,探討死亡前的心理準備。
畢竟我要回到國文進度,而且學生也快失去耐心。末尾我想到了一則故事,也許可以闡述心的妙用。只要能夠調伏心理,使其平靜,就能達到安樂。那是發生在奧許維茲集中營一位神父的事蹟,他是波蘭人,名為麥西米連‧柯爾伯(見中譯本《美德書》1287頁)。從表情來看,我覺得他們以思考及融入情境,做為我即興演出的回饋。
2007-05-05
圓滿教育討論會活動紀要 [2007.04.28]
- 台灣圓滿教育的專屬部落格,網址為:http://uniedutw.blogspot.com/,期望未來能成為圓滿教育活動訊息公布、教學研究成果分享、各項活動紀錄、教育相關議題研討之平台。
- 部落格暫由吳老師維護與管理。若有任何意見或疑問,可e-mail至相關電子郵件信箱:
圓滿教育專屬電子郵件信箱:uniedu.tw@gmail.com
總召集人鄭老師電子郵件信箱:chhk915@tp.edu.tw
打雜小妹吳老師電子郵件信箱:jancywu@gmail.com
- 請各位伙伴踴躍張貼文章或參與意見討論。
可由部落格管理帳號發邀請函給每位伙伴,各位回覆、登入後,即具有發表文章之權限,可使用自己帳號在部落格中發表文章或回應意見。
或是各自將想發表的文章打字存成電子檔, e-mail至圓滿教育、鄭老師或吳老師之電子郵件信箱,再代為轉發至部落格上。
- 簡介部落格內容、文章張貼及意見發表的使用方式。
高老師透過印度圓滿教育學校的電子季刊,
向大家簡介賈校長及印度圓滿教育學校現況。
[新聞要事]:
- 義大利感念賈校長在人道關懷上之付出,頒發國家勳章予賈校長,圓滿教育學校舉辦了一個party來慶祝。
- 義大利一部長到印度訪問,賈校長代表Alice project與會,並將在印度的教育研究活動向官方單位作介紹。
- 有位學校的小朋友開刀,目前日漸恢復,是大家合作的成果。
- 一位13歲孩子患血癌,從診斷至往生僅12週,雖學校極欲幫忙,但時間太倉促,協助無法及時。
- 一位29歲女性麻瘋病患,儘可能協助為其投保,以免其家庭因經濟因素而放棄治療。
- 一位小女孩腦瘤開刀、治療,目前情況良好。
- 有一位小女孩,其捐款因故無法動用,似乎牽涉到銀行本身的問題。
- 有二位圓滿教育學校的小女孩,親眼目睹父親喝醉將母親活活燒死,並恐嚇她們不可張揚。目前學校預定先緊急安置小女孩,再進行後續輔導與協助。
[社會教育及職業訓練]:
- 貧窮之家教大家織布,讓大家可以自己賺錢。另希望女生有機會讀書識字,男生則再予其他協助。
- 學校其中一位秘書加入一個人道劇團,該劇團日前到監獄表演。此劇團以戲劇傳達其理念,愈來愈有名,義大利也邀請他們前去表演。
- 織布工作坊: 印度將機器賣給婦女們,協助她們將生產的布料外銷至國際上。印度的Gandi Ashram組織先提供棉花原料,再由婦女織布賣出。其基本收入每日為200盧比,收入算很不錯,但得要先買售價12,500盧比的機器。有位義大利人士願意出資購買機器,提供她們使用。日前學校有一教室當作工作坊,目前有3~4位婦女學習織布技能,婦女輪班使用。當婦女經濟獨立後,她們在家中的地位便會不同。
- 裁縫工作坊:有一基金提供協助,已推動多年。
[義工]:
- 鹿野苑目前具有各種的義工:如編輯和資訊等專業人士協助出版部分,有協助小孩照顧、庶務工作等義工。
[寺院建築]:
- Tara Project:因經費有限,寺院的建築已經比原先預定的簡單多了。該寺院希望前往者仍可依自己信仰選擇信仰對象。而為了避免干擾到學校的教育,名義上與學校和校長無關,但實際上仍是由校長發起與支持。
[其他]:
- 印度當地文化認為:不打小孩的學校是不好的!未來,圓滿教育將如何逐步突破,仍有待努力。
※台灣圓滿教育相關討論:
- 在台灣也有一些類似印度的社會教育工作:
夜間學校:可幫助白天工作而不能學習的人,利用晚上的時間識字學習
少年監獄:老師到少年監獄服務,輔導受刑者。
醫院醫療:協助付不起醫療費者。 - 在台灣能否實施圓滿教育,日前仍持續努力和實驗中。
我們想幫助台灣一些文化較弱勢的朋友,協肋他們做好事,了解圓滿教育,並幫助這些朋友維持「願力」。
※教育相關問題討論:
老師教學生「誠實」是好的嗎?
- 與會家長提出:
成就低者,其快樂程度低於成就高者。 - 王老師分享:
她的孩子因為老師給錯分數,拿考卷給老師,結果被扣分,因此認為有時誠實會吃虧,帶來不快樂,所以產生「不要太誠實」之推論。但孩子自我分析:誠實的話,分數會被扣回,但自己卻又想得到老師稱讚,加上若不誠實,自己內心不安。
- 與會家長分享:自己也因為孩子對家長不誠實而身受其害之例
- 楊老師分享對於分數有誤的處理方式:
發考卷時,會重複說明:少給分要向老師要分數,多給分請自動來向老師承認,雖會在考卷上扣回分數,但老師登記的分數並不會扣回,以茲鼓勵誠實。並提醒學生:若多給分而不主動承認,被同學發現,不但分數要扣回,且老師登記的地方會多扣一分,以茲表示要對自己的考卷負責(包括有否計錯成績) - 高老師:誠實是否跟信仰有關?若是信仰的因素,則誠實是一輩子的事情。這也與價值觀有觀:誠實是什麼?成就的定義?快樂的定義?生活目標是什麼?
※延伸問題討論:
企業給員工加薪,員工就會比較快樂嗎?
- 楊老師提到赫茲伯格的雙因子理論:
滿意的因子包括內在的激勵因子和外在的保健因子。加薪是外在因子,滿意的相反並非「不滿意」,而是「非滿意」 - 《商業周刊》舉出:不丹雖然國民生產毛額不高,但快樂指數全球第四;森林覆蓋率 70%,每年仍會對遊客進行總量管制。「成就」=「快樂」,其實是不科學的推論。
2007-05-01
好康相報
高老師的雜文集千呼萬喚始出來,訂名為《算沙夢影》,分上下冊。在序中老師提及早年的學習因緣,且自謙為一介不能主宰的胡人。有人會以為其中盡皆「胡」言「胡」語,或硬梆梆的學術論文。其實讀過會發現通篇小品,親切生動。即使非學佛者,亦能從中領略文字與義理的雅趣。我手頭剛好蒙法光佛教文研究所智宣法師餽贈三套,數量有限,欲入書山覽勝者請告知,以便奉上。
二、本週有精彩的行動研究研討會,請想聽別人故事者把握機會。訊息如下:
行動研究在台灣 --- 社會田野中的實踐者研討會
1.支持學生經由論文研究過程發展自己成為專業實踐者
2.促使學院學術文化資源能夠面向學院外的社會實踐,並得以發展出能支持工作者持續在其實踐過程進行反映的關係條件與協作智能。
因研討會的設計準備階段與兩天的會議進行是一個共同參與的過程,所以每個參與者由現在到 5 月 4 日 都共享了『閱讀與反映對話者』及『關係發展之促動者』的兩種作用角色,若希望自己論文或焦點主題能得到有針對性的探討,那麼每個參與者就需要進入報告與邀請他人回應的主動角色,也就是說報告者本身要能提出文本供大家閱讀,同時也要是主動提出邀約他者與自己對話的促動者,而來參與的討論者除了是文本細緻的閱讀者之外,在現場則盡可能能聆聽及進行反映對話,實踐社群要得以形成,學習成為反映的對談者亦是基本功夫。
會議日期時間 :96.5.4( 五 ) 晚上 7:00 到 96.5.6 ( 日 )16:30
會議地點:蘆荻社區大學文化廣場 http://www.ludi.org.tw/
詳細地址 : 台北縣三重市三信路一號 國立三重高中綜合體育館 B1 ( 捷運劍潭站下車轉 紅 9 或 816 公車 至國立三重高中站下車 ) 到蘆荻社大的交通資訊
費用: 300 元 ( 現場繳費。含資料及午餐費用 )
各位學習伙伴們
感謝您參與此次『行動研究在台灣---社會田野中的實踐者研討會』。
我們此次研討會時間是5/4、 5 、 6三天,由於我們採現場繳費,請您提早報到,完成報名程序。若您只能擇其一天參加,報名手續及費用仍然相同!在您參與此次研討會之前,希望您能先細緻地閱讀我們所提供的文本(文本請到以下網站下載 http://www.psy.fju.edu.tw/acter.htm ),在自身學習及利益他人學習中,盡量讓自己成為一個反映者、對話者。接下來我們會把大家的文章陸續上傳,希望大家能常上這個網站下載文本來讀,也希望你們能把這個網站傳出去,讓更多有興趣的朋友能跟我們一同
由於時間的關係,我們無法設立討論區,所以還是希望閱讀後有感動的朋友可以寫回應文 mail 給我。在這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就開始進行我們的反應對話,我也會將大家的回應文放到網上供其他朋友閱讀,並將這些材料放置在5/6 上午作為對談的材料。
在5 月6 日星期日 8:30 ~9:00 是由夏林清老師主講 『行動研究與反映對談』,我們會提供早餐供各位享用,請您準時參與。
5 月 6日 星期日12:10 ~ 13:00 我們將邀請輔大心理系三生播放他們拍攝的樂生紀錄片,歡迎您一同參與。
最後,並請您自備環保杯及環保筷。
2007-04-28
歡迎各位圓滿教育伙伴踴躍發表意見
關於回覆及申請的方式,若有任何疑問或須協助的地方,可直接回應此篇文章,或是告知吳老師(電子郵件或電話聯絡均可)。若一週後仍未收到,也煩請一併告知!
請大家多來部落格逛逛,多多發表意見,或是登入後張貼文章,希望我們的部落格能真正成為伙伴們交流成長的空間!
另外,要提醒大家:張貼文章時,發佈前,為文章加上「標籤」說明(文章類別),可以使文章日後整理與搜尋更方便!(在文章編輯區下方,有一欄「此文章的標籤: 」,在空格中輸入您認為文章分類最適合的類別即可。可參考目前已有文章類別)
有關「誠實」
無人誠實商店 靠良心撐3年 【朱真楷/台中報導】 中國時報2007/04/27
感嘆社會價值觀扭曲,台中市一名教師江鳳英默默地創立「誠實商店」,擺設宛如古早柑仔店,但就是沒有人看店,一切讓消費者憑良心投錢;她說「就是想藉著投幣時發出的鏗鏘聲,讓民眾聽聽看什麼是誠實的聲音」。
這家誠實商店於民國九十三年創立至今,坐落在台中市南屯近郊,發起人之一的教師江鳳英說,許多家長在媒體影響下,深怕自己的孩子變成社會的下階層,因而教育孩子不擇手段只求成功,而在這種成長環境下,良心教育逐漸被抹煞,誠實的美德變得一文不值。
自行付錢 考驗道德心
為搶救這種逐漸流失的道德心,江老師決定開設一間無人看管的柑仔店,在裡頭買多少東西、該付多少錢,一切交由良心來決定。
江老師說,店裡每樣東西都有標價,讓民眾按標價將錢投入櫃檯木箱。對她而言,民眾投多投少不是重點,而是希望民眾能在誠實商店裡,誠實地面對自己的良心。
創立三年多以來,絕大多數民眾確實禁得起考驗,但仍有少數人拿了東西不付錢,更甚者,曾有小朋友不只拿東西,還撬開裝錢的木箱,搜刮走良心錢。
男童偷糖 失風反得救
竊賊一再出現,讓江老師不由得想知道究竟是誰,並當面給他機會教育。沒想到抓到的是一位國小男童。
江老師當下一句話也沒說,就嚇得這位小竊賊嚎啕大哭,直說「對不起,我吃的糖果都是不誠實的東西,讓我補錢好不好?」
江老師說,抓到男孩偷東西她並不生氣,反而欣慰自己救了這個孩子,否則「細漢偷摘瓢,大漢偷牽牛」,若未趕緊讓他知道誠實為何物,往後的危害,恐怕不只是幾包餅乾被偷而已。
入不敷出 為美德苦撐
但支撐這間誠實商店並不容易,單靠販賣糖果飲料與當地居民的手工藝品,很難應付每月近萬元的租金、水電;但為讓誠實繼續發聲,江老師說就算縮衣節食,都要撐起這家商店,以延續發揚「誠實」這項珍貴的美德。
《真實的快樂》
真實的快樂Authentic Happiness
作者:Martin E. P. Seligman, Ph.D.C11/著
譯者:洪蘭/譯
出版社:遠流
出版日期:2003 年 08 月 05 日
內容簡介:
心理學一向只注重病態心理或行為,把正常視為理所當然,把社會資源和注意力放在變 態病態上。塞利格曼博士第一個打破傳統,站出來大聲疾呼心理學應該重視快樂、健康的情緒。畢竟預防勝於治療,假如我們能使人過得很快樂,心理很健康,就不 必去治療憂鬱症或其他心理疾病了,所以正向心理學致力於發掘什麼是快樂,以及如何能夠快樂的真相。
研究發現「真正的快樂」來自個人長處和美德的發揮:快樂並非因為好的基因或好運,而是來自你智慧的選擇。作者在本書中提出一套測驗方法,指引我 們找出自己的長處,以及如何在生活上、事業上時時運用它,達到有意義的快樂;作者也教我們如何能隨時隨地看到孩子的長處,有效的稱讚他,使他想把這個長處 天天發揮出來,這樣長大的孩子遇到挫折時比較有反彈性,可以重新站起來。
塞利格曼博士所謂真正快樂的境界要能夠擁有三種生活:愉悅的生活是指成功的追求正向感覺,以及放大這些情緒的技術;美好的生活是成功的應用你的 個人長處來得到大量的、真正的快樂;而有意義的生活則更多了一個特質:必須把個人特長應用到比你本身更大的目標才行。這本書告訴你,快樂是自己的選擇,而 且,就從自己身邊做起。
(博克來書籍館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००१०२२६८८२)
2007-04-21
屠圖蒞台有感
年底的立委選舉距今雖有段時間,但參選的黨派與個人無不摩拳擦掌,招數頻出。其中最毒的必殺絕技就是撕裂族群,讓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居民相互仇恨,同時也想盡方法,挑起敵視領域,醜化海峽對岸的種種。然後從中謀取一己一黨私利,坐擁地位和權力,絲毫不為生民著想。
四月十八日諾貝爾和平獎得主戴斯蒙‧屠圖(Desmond Mpilo Tutu)獲台灣民主基金會邀請抵台,將以「轉型正義」為題發表演講,並將與二二八受難家屬及林義雄會面。希望他的來臨能使政治人物,放下心中的屠刀,別在美麗的寶島製造更多殺戮戰場。屠圖長期為弱勢者發聲,也曾與達賴喇嘛對談,並獲史懷哲人道關懷獎等多項國際性獎項。電視上它謙虛地說:「我不是來教導大家,而是分享一些經驗。」在新聞報導裡,屠圖曾提及林家故事如同聖經耶穌的受害與復活,有如一粒麥子落在土裡,卻結成許多美麗的花朵。林家沒有因此仇恨或尋求報復,反而帶來寬恕,讓社會看到上帝的愛。當面對與會者質疑,沒有找到真相時,如同林家血案一般,又該如何和解?屠圖勉勵說:「寬恕可以是主動的,如果必須等到加害者道歉,那受害者就永遠會受到控制,受害者應該主動把寬恕的禮物給別人,才不會永遠留在受害者的角色。」我想他的寬恕與勇氣經驗值得我們好好省思!
在與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的世紀對話中,屠圖舉出寬恕和解的例子,也說明了現今世界各地還存有因仇恨而相互殺戮的情形。但他樂觀地指出:「常有人說現在這個世界只會冷眼旁觀,是沒有感情的。其實它還是有為善本能的。你們會景仰像曼德拉這樣的人,像德蕾莎這樣的人,像達賴喇嘛這樣的人,他們能觸動你的心靈,是因為你渴望向善……我們每一個人,無一例外,都可能做出窮兇惡極的事。但這只是真相的一半,因為你們可知道,我們為善的能力也是強得不可思議,這一點是我們不可忽略的。」(見《和平的藝術》(The Art of Peace))當我們認同這些聖人的所作所為,就應發揮內在無比巨大的善,讓世界變得更美好。
《正念戰役》(At Hell's Gate: A Soldier's Journey)這本書有一段話:「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越南,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戰爭。」原來我們從小長期接受戰爭與暴力可以解決衝突的說法,以致家庭、街頭、教室暴力層出不窮。美國維州理工學院的槍殺事件、國內的霸凌以及校園各類衝突不斷,就是在這樣的信念底下產生。因此,終結衝突與暴力最好的方式,就是拿出勇氣正視自己內心的慾望與憤恨,以寬恕對待他人,進而轉化自己與他人的痛苦,獲得最終的快樂。
篇末附上《道德力量的奇蹟——屠圖主教的和解精神》一文。
道德力量的奇蹟——屠圖主教的和解精神
瑞典女星麗芙鄔曼提過一位黎巴嫩男孩的故事。在飽受內戰摧殘之後,男孩被問到應不應該報復。小男孩說:「應該。」可是怎麼報復呢?他說,「報復就是把壞人變成好人。」一九八四年諾貝爾基金會主席在頒發和平獎給戴斯蒙‧屠圖(Desmond Mpilo Tutu)主教時,用這個故事說明屠圖主教一生反種族隔離的基本精神。這個精神將壓迫者視為人、而非惡魔,訴求良心自覺。而在壓迫者失去權力後,這個精神試圖在真相的基礎上達成寬恕及和解,雙方合作建立共同的社區。
為了對抗種族隔離體制,屠圖主教曾經發動國際社會對南非實施經濟制裁。制裁後來擴充到奧林匹克等民間交流活動,讓南非的白人在國際社會中完全孤立。部分黑人同胞曾經抗議經濟制裁所造成的嚴重失業,可是並沒有減損他們對屠圖的尊敬。原因或許不是他表達了受難者的痛苦,而是他接納白人壓迫者所表現的道德高度,是受壓迫者也具有高超人性的證據。因為他,黑人同胞獲得尊嚴,而非只是同情。
對抗種族隔離 黑人同胞獲得尊嚴
在反抗種族隔離體制中,屠圖主教不斷訴求白人的良知,提醒白人壓迫體制對自己所造成的傷害。一九七七年黑人運動領袖、思想家比科,在開普敦被捕,隨後被手銬腳鐐放在貨車上跋涉六百英里到普雷托利亞,最後全身赤裸的屍體被抬出監獄。總理克魯格公開說,他一點都不惋惜。屠圖主教在喪禮的證道中說,克魯格「是所有人類中最值得可憐的。當一個人對同胞的死亡無動於衷的時候,他的人性到底出了什麼問題?我懇求大家為這塊土地的統治者祈禱,為警察─特別是負責治安和監獄的警察祈禱,希望他們能認知到他們也是人。我懇求大家為南非白人祈禱。」
屠圖主教在反抗期間不斷呼籲雙方互相包容,為後來的黑白和解創造了基礎。一九九三年,民主轉型已經開動、尚未完成。廣受愛戴的黑人領袖、南非共產黨秘書長漢尼在自家門前被白人射殺。白人政權已經注定垮台,黑人也自信滿滿準備接掌。這個暗殺事件讓種族衝突一觸即發。漢尼的喪禮也充滿了仇恨、激烈的演講。之後,屠圖站起來了,開始對憤怒的群眾演說。當他結束的時候,卻能帶領在場所有的數千群眾高舉雙手,齊聲高呼:「我們都是上帝的子女,黑人和白人。」
我們都是上帝子女 呼籲黑白包容
曼德拉總統在民主化之後任命屠圖主教為「真相和解委員會」的主席,是一個絕佳的選擇。只有屠圖主教聲望足以克服所有政治勢力的抵制。當執政非洲民族議會宣稱不接受委員會的傳訊,屠圖宣布他將辭去主席的職務。在屠圖的壓力下,執政黨只好屈服。只有屠圖的道德權威足以在聽證會上,要求仍廣受支持的曼德拉前妻溫妮,為謀殺黑人同胞公開道歉和懺悔。
也只有屠圖主教源源不絕的靈性,足以讓委員會的聽證透過電視,成為全國同胞的靈修所。當出席聽證會的受害人或家屬泣不成聲、無以為繼的時候,屠圖總是能找到適當的語言加以安慰。有一次,因痛苦而短暫的休會後,屠圖以唱歌重新開始聽證會:「我們到底做了什麼?我們到底做了什麼?我們唯一的罪惡,是我們的膚色……」全場都掉下了眼淚。
南非一位白人女記者如此描述,每一天聽證結束後屠圖所主持的記者會:「在聆聽過無數痛苦的聲音和故事之後,記者們懷著迷惘的心、瀕臨哭泣的眼睛,來到屠圖主教的腳邊。他以一片又一片的希望和人性來愛撫我們。」南非的真相和解委員會所以能抓住全世界的目光和想像,部分原因正是屠圖主教的人格所發揮的作用:真相不只是歷史、和解不只是政治,它們同時也是對罪惡、道德、和人性的反省、安慰、和提昇。
聖經換土地?幽默笑談黑白恩仇
屠圖主教的魅力,部分來自他的幽默感。他最膾炙人口笑話是:以前黑人有土地,白人有聖經。白人來了,他們說,讓我們一起來祈禱吧。當祈禱結束,我們張開眼睛卻發現:我們有聖經,他們有土地。
屠圖主教的道德力量雖然主要來自宗教,可是他絕非一個狹窄的教徒。他在最近一篇文章中說,上帝不是基督徒。否則如何解釋基督教出現之前,我們和上帝之間的關係?他甚至說,如果上帝是真善美的唯一來源,那麼甘地和達賴喇嘛顯然和基督徒稱為上帝的神,有非常真實的關係。
希望屠圖主教的來訪,他的和解和包容精神、他的道德力量、他的理性和平衡,能為分裂的台灣帶來啟示。 【吳乃德】中國時報 A11/政治綜合 2007/04/18
2007-04-07
2007-04-06
印度之旅——圓滿教育.愛麗斯專案研究學校參訪雜記
今夏盛暑,我們一行十九人,在研究圓滿教育.愛麗斯專案四年、敦聘瓦楞諦諾.賈闊愍校長兩度來台講學後,終於有機會遠赴印度鹿野苑,實地參訪賈校長所設立的圓滿教育學校!半年前台灣圓滿教育委員會便開始籌畫此次活動,期望學員們在向賈校長學習圓滿教育外,也把台灣風土民情文化帶到印度,雙方文化交流。
當我們走在混和著牛糞氣息的羊腸小徑上,心中滿是感動,路旁是幾間農家土磚房,繞過一棵濃密大樹,矗立眼前的是厚實的紅磚建築物——圓滿教育學校(Universal Education School),兩百多位學生人手一束鮮花織成的花環,一一伸出誠摯的手,為台灣來的教師團獻上歡迎。孩童們燦爛的笑容,去除我們客居異鄉的忐忑,而有回到家的感覺。
圓滿教育學校是瓦楞諦諾.賈闊愍和盧吉娜.德貝西的心血,先在義大利實驗發展,接著在1994年,瓦楞諦諾把圓滿教育帶到印度,為的是在多種文化下試驗此法。瓦楞諦諾負責學校運作,盧吉娜則在義大利支援,且一年花兩個月待在這所學校。圓滿教育的目標是教導心的本質及現象的真實,可以從四個角度闡釋:讓人明白如何避免痛苦、如何得到快樂;讓人珍惜自己的潛力;讓人明白一切情形相互依靠的事實;讓人心中培養慈悲等德性。
至於校址——鹿野苑,是佛陀初轉法輪的地方。剛開始招收70位學生,現在有250個學生。有十一個學生住校,大部份學生住在家裏。白天班的同學五點半便來校打拳灑掃,課程由早上八點到下午四點;而為童工及不識字成人而設的夜間班課程是從晚上六點到九點。學費全免,由家長隨喜。目前由幼稚園到八年級共十個班,有十位專任老師及三位兼任老師。
校長以下午茶接待我們,在午後的樹蔭下,花香伴隨著奶茶的香純,甜膩的點心配上滿天飛舞的蒼蠅,真是難忘的場景。歡迎會上,印度女孩以台灣民謠《牽掛》歡迎我們,令人驚喜。這首歌是去年賈校長和盧志娜來台演講時,台灣的葉瑞煜師帶親子營時所教的,不料盧吉娜老師竟學會了,於今年寒假來印度教給印度學童。所以,女孩們以這首饒富曲折的牽掛歡迎我們。悶熱的空氣,我對印度孩童直呼太熱了,不料孩童們說:「今天只有攝氏40度,不算熱,50度時比較熱啦!」天啊!希望我們別碰上50度!
換了盧比,我和友人負責採購食物,印度老師帶我們坐上電三輪車改裝的噗噗車。我喜歡瓦楞拉西(Varanasi)街上的景色,熱浪、風沙、還有雜沓的人車,熱鬧極了;還有人們看似雜亂的生活,很少看見居民們購買食物,真想不透他們吃什麼?街上的食物有果汁、炸品、配上灰撲撲的風沙,實在沒有勇氣嘗試。最後仍是被熱砂炒豆吸引,忍不住買一元炒豆品嚐。嗯,真香!往後我每天必吃一包現炒豆類。也許正因如此,所以我是全團沒被疾病(上吐下瀉發燒)擊倒的團員。
接著兩週,我們一邊見習校長的圓滿教育教學,觀摩校長深入淺出的講課,他把印度社會生活及印度宗教信仰信手捻來,融入授課內容中,很吸引人。尤其是兩性教育課程中,校長從陰陽談起,導入印度民情,精采極了。台灣的教師團由介紹台灣教起,書法、拔罐、兩性教育、摺紙、童玩、戲劇、台灣民謠、卡片製作、美食點心等等。每場教學必須安排兩位譯者,授課老師講中文,台灣譯者翻譯成英文,再由印度譯者翻譯成印度話,很是辛苦。其中最令我難忘的是兩性教育課程中,我才知道:印度女孩生理期是由一塊布撐一天。心疼之餘,我們擔心對健康的影響,也只能多製裁布條,教導女孩勤換棉布,以維健康。
期間我帶了一些外用藥去,每逢下課,就會有印度孩童光顧,多是腳上的外傷,常因沒鞋穿的腳上的小傷口,踩在牛糞泥上,發炎長膿,我們用優碘處理,貼上OK棒後,再用買菜剩餘的塑膠袋套上防水,孩子的復原狀況很神速,兩三天就好了,嚴重見膿見肉者也是一週痊癒。我在印度時,心中反問自己:「教育重要?抑或醫療重要?」思考後,我想:只有教育才能真正幫助印度孩童圓滿生命,但也要注意別把整套的西方教育,移植過去,仍應審慎處理內心世界,避免馬上跳進速成功利的二分法世界;賈校長是對的,他在一般學科教育之外,融合圓滿教育,才不失之偏頗。而醫療也是需要的,校長在印度深耕八年後,開始計畫籌蓋社區診所,期盼診所的設立,可以處理基礎病症,不改忍耐等待自然痊癒。(圓滿教育學校社區多貧民,多無力負擔去瓦楞拉面醫病是用,所以孩童們潰爛的外傷,多等待自然痊癒。)
回台後,我把印度之行的幻燈片放給同學看,璐瑤數日在家聯簿上告訴我:「老師,我真想買很多衛生棉送到印度去呀!」我會努力協助圓滿教育學校。第一個心願是先協助鹿野苑成立社區診所,我們的朋友們已募集十幾萬台幣,先送到印度,賈校長也馬上買了塊地,砌起圍牆。希望明年暑假我們再赴印度時,診所的工程能完成!但願我們的努力,可以有願必成。
圓滿教育:入世佛教的先驅
譯者:吳鳳君、李偉穎
當我走進印度鹿野苑(Sarnath)圓滿教育學校的大門,注意到的第一件事是教室沒有圍牆。一群十歲大的孩子在高大的竹林蔭影下研讀印度文。啊!我想:就像在佛陀的時代。我詢問辦公室的位置,一位穿著天藍色制服的小男孩禮貌地引領我沿著小徑。在種滿奇花異草的花園中,孩童們又叫又跳,沉浸在跳房子和拍觸的遊戲。建築物塗上明亮的磚紅色,而且不像印度其他的學校,校園似乎維護的很好,瞬時我忍不住微笑起來。
圓滿教育是瓦楞諦諾‧賈闊愍(Valentino Giacomin)和魯吉納‧德貝西(Luigina de Biasi)的心血結晶,兩人原先都是義大利的學校教師。當他們於1978年在印度遇見西藏佛教師父耶喜喇嘛時,他們已在義大利州立小學任教十年。瓦楞諦諾說:「遇見喇嘛是我生命中的一個轉捩點。他的佛法教誨加上後來讀到東西方的修行學說與超個人心理學著作,徹底改變了我的想法。經過幾年的修行和研讀,我開始問自己:「能否把改變我生命的這些根本道理,以一種非常簡單、可行的、科學的方法教給孩子」?
「我無意宣揚持戒。對我而言,那是來自外在之強制規定。我想要孩子學習自己思考。我想要以一種他們能夠從經驗直接瞭解的方式來教導他們普遍的價值(universal values)。如果他們表現出仁慈或寬大的行為,那應該是因為他們見到較深層的邏輯理由。更重要的是,我想教導他們關於心的本質及實相,而這是從我的佛教師父那裡學到的」。
如此,在義大利十年,瓦楞諦諾與魯吉納發展出一套整合佛學與現代改革的教育方法。起初他們只是私下實驗這套教學法,後來獲得義大利政府充分的授權。藉助魯吉納在佛教、藝術及心理綜合(psychosynthesis)多方面的知識背景,他們編寫了含有清楚教案的多種課程手冊,並設計一套有系統的方法教授圓滿教育。1994年,瓦楞諦諾把圓滿教育帶到印度,為的是要在多種文化的環境試驗這個方法。瓦楞諦諾目前居住在印度,並負責學校的運作,而魯吉納則是在義大利支援,且一年花兩個月的時間待在這所學校。
至於校址,瓦楞諦諾選擇鹿野苑——一個被許多貧窮村莊環繞的沒落小鎮,而佛教巡禮者為此地帶來小規模的觀光業。瓦楞諦諾並非不清楚在此地辦學的象徵意義:此地是佛陀初轉法輪的地方。他們在四分之一英畝的土地上建校,開始招收70位學生,而現在有來自五個村落的220個學生。少數的學生住校,而絕大多數學生住在家裡。課程(program)有兩個時段:全天班是從上午8點到下午4點,夜間課程是從晚上6點至9點。夜間部是為了童工以及不識字的成人而設。目前有十個班級(自幼稚園到八年級)以及10位專任老師與三位兼任老師(譯者按:目前已有18位老師)。
我到這所學校參觀是個人的整個旅程中未預料的部分。於1997下半年開始,我以比丘尼身份在緬甸閉關修行一年。當我出關後,我打算抽樣參觀亞洲諸國之中與社會結合的佛教運動與課程。來此校的行程只是我前往南印度途中短暫的順道訪問。但瓦楞諦諾挽留我、鼓勵我停留幾個星期,以教導此校高年級學生毗婆舍那禪修法(或譯:觀修法)。
起初我不願意,一心只想深入考察,例如學習有關亞洲許多社會運動,而這對於我在美國的工作有很大的影響。但在見過孩子之後,發覺他們的渴望,且臉上呈現出他們已經瞭解覺察的觀念,可以清楚地表達他們的想法與情緒(用英語及印度語),也因為他們是我見過最守規矩、表達能力清晰的一群孩子,我的疑慮消除,同意停留一個月。除此之外,我想我在那裡可以學到許多有關佛法的實際運用。
一個月不知不覺變成三個多月,我發覺我自己經歷驚喜的學習歷程:挑戰並粹煉我對於業力與社會變遷關係的認知。不論在精神及修行方面,瓦楞諦諾對我而言是一位罕見的老師,對這些孩子也是如此。
我的學生來自此地區不同種姓之貧窮家庭。他們有許多是來自有虐待或漠視記錄的家庭。大部分的學生以前從未上過學,也不識字。對有些孩子而言,他們唯一的衣物是他們的學校制服。起初我以為他們腳上的瘡是被蚊子叮過而抓傷,後來才知道是由於缺乏維他命。然而他們擁抱我——一個打算暫留下來教他們新的事物、甚至可能與他們一起唱歌或教他們在操場上的新遊戲之西方人——的喜悅感染了我。
每天早上做完瑜伽,四十位10至14歲大的小孩來上毗婆舍那的課程。我們每天一開始先靜坐15分鐘,基本上是按照《念處經》介紹之方法:觀察身體和呼吸,使感受、念頭、情緒、聲音和心理狀態導入無分別的覺知。靜坐後,我們討論我們的經驗,談論重要的概念諸如:障礙、或者慈、或是帶著疼痛做事情、或匡正動機、或談念頭如何影響我們的行為。(這是從我自己的修行發展出適合十幾歲少年的基礎佛教課程。)於討論之後,接著我們「經行」(walk meditation),這是許多孩子喜愛的活動。每天都有一陣短暫、喜悅地爭相叫著「輪到我!」「不,輪到我!」,而想要獲准,能夠領著藍衣的小修行者「蛇行」於寧靜的操場。
影響圓滿教育的佛學主要是中觀思想,特別是龍樹的言教。另外也添加了吠檀多學派、克里希納穆提以及西方的超個人心理學家之見解,諸如肯‧韋柏(Ken Wilber)。在瓦楞諦諾和魯吉納的書中記載:圓滿教育是基於「一體」的概念:身體與心以及外在世界是一體的(我們於身、心、靈是一體的)。實相就是泯除界線……。這是一個完整的宇宙:不同國家、不同傳統的所有人民都能夠彼此溝通與瞭解,沒有歧視或語言隔閡。這就是「圓滿教育」:是一種方法以發覺先與自己,然後與外在實相成為一體。
瓦楞諦諾相信一個人在這種時刻的經驗完全依於心識。對他而言,一個人除了心識之外別無任何經驗。孩童最初學習:物體沒有固定不變的性質——一朵花不見得永遠漂亮,我的朋友不見得永遠善良——而這些性質都是來自於覺受,是心識透過層層經驗的過程。他們可以自己觀察到這點。舉例來說,即使是四歲的小孩也可以學到:如果她認為果汁好喝而她的朋友不喜歡,那麼果汁本身並不是絕對的好或壞,端賴小孩的覺受。
瓦楞諦諾教導孩童辨認人類常犯的錯誤:把覺受與實相混淆。他使用佛法中之心識的說法、覺察訓練、故事和神話,而設計了一套課程。他訓練他的印度藉老師,再由老師以有系統的方法把這套課程教給孩童。他說:「大部分的人學到實相只是物質的與外在的。我們的孩童學到兩種實相。他們必須瞭解房子具有庇護作用,同時這只是存在於心識中,而不是被依憑的。
「如果一個小孩正在生氣,我們讓他明瞭憤怒源自於他的內心而不是來自使他生氣的人。然後他就能稍微看清楚狀況。除了從瞭解空性和覺受之基礎,還能在何種基礎上發展悲心與慈心?這必然避開任何的戒條。」
我挖苦地問:「那麼這些孩子會變成偉大的修行者和聖者?」
「我們二十年後見面再說,」他回答:「我怎能預知這些孩子將來會怎樣?我提供工具給他們去瞭解實相之許多層面,而他們可以用它做他們想做的事。也許他們會成為罪犯。但如果他們如此做,我相信他們是極具覺察力的罪犯。」
傳統教育教導孩子邏輯和理性的心識。瓦楞諦諾的課程涵蓋很廣,提到各方面之人類智慧精華。當然孩童仍須研讀印度政府指定的一般課程,例如數學、印度文、英文、歷史等等,但他們也學習瑜伽、靜坐、武術、按摩,尚有音樂、美術、舞蹈等創作科目,農耕,甚至是社會服務。
這些孩童大部分是在不受照顧、在無知、沒有機會使用甚至沒有基本衛生設備或潔淨用水的家庭中成長,學校的這類刺激讓他們甦醒。這類的訓練使他們的智力發展,將他們的智商從平均值以下提升到平均值或以上。教導他們思考、下決定,而最重要的是覺察。瓦楞諦諾的學童在標準測試的成績遠超過相同社會經濟條件且就讀於傳統學校的學童。(於1997年10月的測試結果顯示42﹪的圓滿教育學童智力高於平均值,而對照的學校之學童只有15﹪高於平均值。他們在專注、記憶力以及EQ也比較好。)
他們覺察力的程度不斷地令我驚訝。以他們的年齡怎麼可能有這種的知識?然而這的確是可能的,而且不斷地提醒我這一點。在毗婆舍那的課程中,我們討論生理與心理疼痛的區別。十一歲的艾尼(Anil)是眾多兄弟中年紀最長的,其雙親在數年前過逝,而他現在不很快樂地與叔父住在一起。他舉手回答我的問題:「在今天的靜坐中,你覺察到什麼?」他站起來,以一種印度學校仍然明顯可見之王室遺留下來的奇特方式站著回答:「我覺得胃痛,但我不擔心——我並未編造關於病得如何或應該就醫之故事。相反地,我只是注意這個痛,它是不斷擴大的灼痛。當我忘了而停止注意,我就開始編故事,並且憂慮此疼痛。太大的生理疼痛,所以我回到注意呼吸。」
然而瓦楞諦諾說明他不能保證結果。「孩童帶著來自他們早年生活之某些極強的烙痕來到此地。我認為期盼他們全然轉變是不太實際的。能做的頂多是提供他們覺察的工具,如此他們對盤繞於自己的習性和行為模式可以有一些空間。或許當覺察他們是誰或者他們做了什麼,他們就能選擇不同的舉動,如此他們的行為就不會傷害自己或他人。但改變不是我的目標,覺察才是。」
瓦楞諦諾提醒我他只收真正想要在此學習的學生。他告訴我庫馬(Kumar)的故事。庫馬的父親是個小混混,因為不斷地進出監獄,所以這位父親從未提供任何的穩定感給他的極聰穎的兒子。庫馬到圓滿教育學校只因為他的朋友來此上學,但他從一開始來學校就不守規矩,覺得學校是愚蠢的地方,並拒絕做功課。最後他來找瓦楞諦諾,並宣佈:「我要離開!」瓦楞諦諾說:「好。」六個月後,他回來了。「校長,」他說:「我到別的學校。那裡會打人。我只有待在家裏學習。拜託拜託,可否讓我回來這裡?」瓦楞諦諾說他不太確定。於是庫馬每天來學校,坐在門外等著。一個月後,他終於得以重新入夜間部上課。最後,在驗證他的承諾後,回到正規班級,而今他說喜歡學校。
此校也在解開糾結於學童所居村落中的社會問題。關於此一小步,應提到學校的新課程,那就是帶學童進入他們自己的村落,以找出他們能給予什麼回饋。學生帶著藥品或食物給需要的人。有一天,當我在學校辦公室寫東西,一位蓬頭散髮、穿著骯髒紅黃色沙麗的少婦走進來,笑得很開心。在她背上的小嬰兒看起來只有六個月大,後來得知這小孩已經兩歲。學校的一位學童在幾個月前於他的村落中注意到她幾乎死於營養不良。他立刻與學校的朋友開始帶著牛奶和粥給這位母親,以便餵這嬰孩。在辦公室裡,這位母親得意地堅持要我抱她的女兒,所以我小心翼翼地抱起這個衣衫破爛,但現在已健康且體重增加的嬰孩。
在這項社會工作的課程中,孩童把所學付諸行動。瓦楞諦諾把每一個慈悲的行為看作是朝向淨化心靈的一步以及開啟智慧的空間。當智慧增長,互助之本性的實相就變得更顯著,而且悲愍的行為自然流露。
瓦楞諦諾鼓勵發展智慧與悲心,不只是對於學生,並且也對老師(他送最信賴的老師去上毗婆舍那課程以及做瑜伽閉關)、義工(這篇文章僅能稍微觸及我四個月在此所學的)以及他自己(每幾年他就作五個月的閉關)。
有一天,我上課的教室正在粉刷,所以我在學校屋頂上進行毗婆舍那的課。有感於湛藍的晴空,我要求他們描述天空的特質。
「天空是空曠的!」「無垠的!」「沒有界線!」「它是變換無常的!」
「我無法得到或擁有它!」他們以一種隨興的、此起彼落的、興高采烈的方式叫著。
「好,」我問:「它和什麼類似?」
「我們的心!」少數幾個大聲喊出。
佛陀提及關心別人需求的三種方法。圓滿教育學校是這些教誨的完美展現。首先,提供孩童物質上的需求:醫藥、適量的食物以及校服,而且他們學習保持他們的服裝及身體的整潔。其次是免於恐懼的禮物:鼓勵他們自己思考,並且想像超越他們所知被蹧蹋的生命之可能性。第三,他們直接或間接地學到「法」(dharma)。從毗婆舍那的課乃至一天響三次的鼓聲,提醒孩童覺察下一個瞬間,積極地探究心識與覺察的本質,「法」深植於圓滿教育中。
然而,瓦楞諦諾很快地指出它的普遍根源。「事實上,圓滿教育不只是關於教導佛教的觀點,因為我相信各個偉大的精神傳統是十分類似。在印度我教導孩子有關毗濕奴神(Vishnu)與濕婆神(Siva)與印度眾神;在義大利我們大多談上帝。我想要孩童去瞭解在所有的修行系統中什麼是一體的,特別是他們自己的宗教價值。」
瓦楞諦諾拒絕被分割。他的物品雜陳之臥室就是學校辦公室、電腦室、會議廳、醫師和招待員的辦公室。他的上班生活並未與私人生活分開,我懷疑這樣是否有益健康,雖然對他似乎完全不造成干擾。他似乎永不疲倦。他回應眼前的任何事務——不論是訓誨一個桀傲不馴的學生、急忙到村子把藥送給瀕死於結核病的婦人、籌畫教育會議、診斷耳痛、或是花兩小時和我討論學校的理念以及心識的本質。(「戴安娜!這支筆在那裡?當下,它在那裡?」)他的精力是無窮盡的。他有時也會激動或憤怒不已:他讀到當地報紙揭發不公平事件而大怒、因印度加入製造核子武器、缺乏組織、渙散而盛怒,而他極熱愛美好的義大利咖啡。
圓滿教育最令我感動的是結合理念和實踐。學校把「法」融入於各種不同層次。我見到它顯現在課程中,在建築物中、在學校與自然界的關係中、在老師之間如同家人的關係中、在把困難理出頭緒時、在孩童本身每日的喜悅中。
在這所學校,確實產生個人的、人際關係的以及結構的改變。圓滿談個人內在的暴力:我們如何把覺察和思想當成我以及我的。瓦楞諦諾以空性的教理以及心識的本質糾正這種「錯誤的觀點」。他教導孩童審視超越覺察、看潛藏的實相、止息來自本身的個人暴力,以免「陷於自導自演」。
在人際關係中,暴力通常經由言語、行為明顯呈現,所以要教導和平。羅吉(Rajiv)四年前來讀此校,因他在原先的學校打老師。他的攻擊性如此猖狂,所以村子裡的人叫他「瘋孩子」。他不識字、很野、不會說英文。他痛恨學校而且對學習毫無興趣。然而,他纏著此校的一位老師,並說這是他唯一喜歡的。他開始學習閱讀,並且逐漸接納學校。如今羅吉十三歲,而且可能是此校最聰明的孩童之一,經常額外工作幾小時以學習新的事物。他正在學義大利文、烘焙糕餅及披薩,正在接受當老師的訓練。
最後,在結構的層次上,提到造成暴力的根源——諸如普遍的無知以及佛教徒所謂執著於自我的「錯誤觀念」——當這些孩童長大且成為社會的成員時,會有巨大的歧異。在此種艱難的時代,極需要像圓滿教育之類,特別是在印度之教育制度搖擺不定、有四十億人為文盲、到處可見貪污猖獗、每年需建一千所學校才足以應付無窮盡的新生人口、貧富的差距不斷成長。在這所學校內,正在發生真正的改變。有一天它會向外散延。
瓦楞諦諾承諾待在印度12年,足以看到第一批孩童讀完高中並訓練他們當老師。他夢想著設立其他的圓滿教育學校,或許發起一個教育改革運動推廣至全印度,甚至其他國家。這是否為不切實際的幻想?
「瞧,戴安娜!」瓦楞諦諾嘆息:「我這麼做只因為我必須這麼做,因為我沒有選擇的餘地。這是我的精神修行,是我的生命實踐。如果我幫助別人,我很高興。如果我不成功,至少我可以說我試過了。
瓦楞諦諾堅持下去,不顧困難,不顧與令人惱怒的印度官僚體系交涉時不可避免的爭執,不顧始終沒有足夠經費使學校運作(營運主要來自他的退休金以及微薄的私人捐款)、不顧設備不足、生活用品匱乏以及沒有足夠的場地以供孩子嬉戲。
兩個小男孩走進房間,四下張望找尋瓦楞諦諾。知道他們的母親最近過世,而且他們未受到適當的照顧,瓦楞諦諾提供他們「學校的特殊凝乳」,混合了優酪乳、香蕉和糖的美味食品。哥哥卻從給他弟弟的那碗中舀了一些給他自己。瓦楞諦諾火大了:「你在做什麼?那不是給你的!現在你弟弟那份變少了。你知道你剛剛做了什麼嗎?」那個男孩聳聳肩離開。
他轉身對我解釋:「我必須問他們是否覺察。當他們初來本校,他們對他們在做什麼完全沒有概念,所以我們只是告訴他們要分享食物而不要自私。後來我們問他們問題:如果他們承認拿了某件東西,並且告訴我們感受快樂與否,我們覺得這樣可以了,他們已有覺察力。如果他們否認拿了東西,那麼他們尚未覺察,而我們就會有問題。但總有一天,你會看到,那個男孩不再拿他弟弟的凝乳。」
我思考瓦楞諦諾的成就:這些孩童如何造就成……。回想有一天當我和他們玩球時,兩個男孩打起來,馬上有其他三個男孩把他們分開,用手臂摟著他們的肩膀,使他們平靜下來,所以我無需做懲誡的工作;回想當我無意中踏到一些螞蟻,女孩們圍成圓圈,輕輕地試著把牠們聚攏;回想他們為我的生日烤了一個蛋糕;回想八歲大的孩子,不論男女一律都要煮飯、掃地;回想我和一個十二歲的男孩討論一個小時有關於印度砍伐林木以及破壞生態體系的問題(他告訴我:「當你砍掉一棵樹,就有十個人受害」);回想當我因為班級失控而生氣,我們竟然當成一個團體來「處理」我們的情緒,然後全都道歉,因此變得更親近了。我不覺得這些孩子只是模仿師長的教導。他們不需評鑑他們仁慈與悲愍。那只是當下他們自己罷了。
在我停留的最後一天,全班在竹林教室聚集了一大群人。在我回美國前,需要解答尚未回答的問題:「老師!心識是什麼?」「念頭從那裡來?往何去?」「老師!宇宙的開端和終點在那裡?」
我把問題拋回給孩童。「我不知道,」我說:「你告訴我。答案是在你內心。」
「念頭來自於心,它們回到心。」羅達(Radha)思索。
「或許,」我答道:「我們怎麼知道呢?」
「我想知道!」他們叫著。他們七嘴八舌興奮地交談,而太陽逐漸移動方位,樹影經過他們的臉上。
最後,安加利(Anjali)非常鄭重煞有其事地站起來問:「嗯---刀子是否能切它自己?」大夥一時陷入迷惑的靜默中。然後大家一起格格地笑起來。
※Diania Winston 戴安娜‧溫斯頓是BPE中BASE計畫的發起人。
她最近結束一年半在非洲的生活才回到加州灣區。
目前是BASE的副總裁。
目前她仍感受到文化衝擊。
※想要更多有關圓滿教育學校資料以及想知道你能幫什麼忙,請寫信到:
Valentino Gacomin, Universal Education, Sarnath-Varanasi, India, 221007.
Tel: 0091-542-386-669. Fax: 0091-542-385-379.
E-mail: boka@lwl.vsnl/net.in
※歡迎一個月或更久的義工,但必須自給自足。
極需贊助者以繼續圓滿教育的工作。